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四十二章经有什么秘密 > 12 第12集佛说(第2页)

12 第12集佛说(第2页)

若是他生,是外境的刺激所引生,外境是色法,这念心是心法,色法怎会创造心法呢?所以他生也不能成立。若说是共生,因为自不能生,他也不能生,两者合在一起,这更不可能生起。

所以原来这□□心是无生,若是无生,怎会有□□心呢?这是自己打妄想所捏造出来的,若从清净本性来观察,并没有□□心。这里是从空间上观察无生,它本身并没有真实生起的因缘。

(2)时间上观察:这是观察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观察这□□心的过去心,它未生之前,未生无潜处,这□□心在未生之前,是潜伏在哪里呢?正生无住处,它活动时是在哪里活动呢?是在身内或身外呢?生已无去处,当□□心消失,它是到哪里去呢?结论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觅心了不可得。

觅心了不可得,在调伏烦恼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脚色。有些人的心很容易从杂染功能转成清净的功能,但有些人就转不过来,即使修不净观也转不过来。有些人不修觅心了不可得的无生观,所以他就一直认为这念头是真实的,它有真实体性,那么要扭转这念头就有困难。只要你有一次经验,在打坐时能观察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名无生;或是观察未生无潜处,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依此法语来做观察,你会发觉邪念的本性是不存在的,若有这样一次的经验,这对你的修行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当你从清净本性的角度来观察这妄想,这时你要扭转它就比较容易。

总之,若修从假入空观,观察它的无生,再从假观中观察它是不净,这样就能达到寂静。心若寂静,外境颠倒的诱惑就不存在,内心的欲望也随之消灭。释迦牟尼佛说,这是迦叶佛的传承,迦叶佛时代传承给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再传给弟子。

这一章是说,佛弟子对生命的因缘观,与世俗人有所不同。假设没有受佛法思想的熏习,我们凡夫颠倒的心会认为万法为色,认为生命的功能是由色法所创造,心法是由色法所创造出来的。医学上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聪明,因为他的脑细胞结构特别复杂,所以创造出聪明的心法。但佛法反对这种说法,佛法认为由心法创造色法,一个人的阿赖耶识有聪明的功能,所以他得果报时,脑细胞的结构就特别复杂,所以是由心法创造色法,心法主导色法。如果万法唯色,色法主导心法,这样会产生断灭见,因为色法毁灭,心法也随之消失,人生只有活一世,则皈依三宝,断恶修善就没有意义了。因此我们应该了解是由心法主导色法,心法是相续的,色法只是暂时的。

在美国曾有几个医学博士做实验,他找一个人做为实验对象,这个人的脑细胞由仪器来控制,他叫这个人修慈悲观,刚开始修时,慈悲观在他心中比较生疏,这些脑细胞的活动比较少,但经过每天一次一次不断的修习,他的脑细胞结构起了变化,他思惟慈悲的细胞功能不断的扩大,到最后他熟练慈悲观后,他的脑细胞结构竟完全改变了,修习慈悲观的脑细胞功能增加了很多。

所以心法主导色法,这是修行人永远要了知的真理。有些在家人有烦恼,为什么不能克服呢?因他认为自己身体有这个结构,所以就有这个烦恼,当然他也就不可能改变烦恼。但佛法不同意这种说法,佛法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心有这种功能,所以你召感这个果报。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起初要改变自心,心念若改变,业力也随之改变,业力若改变,果报也就改变。所以这里说明了我们修出离心应该要在心地上下功夫。

第三十二章我空怖灭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这段经文说明不修出离心的过失。若不修出离心,只是积集善业,则内心对人事的爱欲就不能调伏,或是爱财、爱色、爱名。若有爱欲心,虽然有时会满足爱欲,满足时会产生乐受,但乐受也是无常,剎那剎那消逝后,内心会产生一种忧愁的功能,会有忧愁的感觉。忧愁严重时就变成恐怖,心中不安宁。所以修出离心以调伏爱欲,不要说这有来生的功德,今生就能消除忧愁恐怖。

初学者与老参的心态不同,初学者刚来到道场,他虽努力的修福及拜佛,但他身心世界有一种忧愁感,闷闷不乐,这就是他心中还有欲望,他虽然加以调伏压抑,但欲望的功能所释放出来的就是忧愁。只要他能不放弃努力,安住于三宝上用功,三宝是大光明功德宝藏,有求必应,经过佛法戒定慧的熏习,就能调伏心中的烦恼,这时他心情特别开朗,忧愁也就消失了。

世间人总是觉得心中若没有欲望,人生就没有快乐了,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若没有欲望,心情才是真正的快乐,若有欲望则忧愁恐怖。这段经文说明了爱欲产生忧愁,忧产生怖,这是说明它的过失。

如何对治爱欲呢?以下一章说明对治的方法。

第三十三章智明破魔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

佛陀开示说,修学圣道犹如一个人与万人作战,这一个人是指戒定慧,万人是指无明妄想。初修学圣道的人,戒定慧力量薄弱,而妄想有无量之多,譬如今天打的妄想与昨日不同,明天打的妄想与今天又不同,所以妄想是无穷尽之多,但所修的戒定慧有特定法门,所以数量少。

戒定慧如何修行呢?

挂铠出门的铠是指持戒,刚开始与烦恼作战,自己要有戒法的保护,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心中要有防非止恶的力量来保护自己,避免累积罪业。其次要修禅定,持戒后内心要有禅定力,心中有念佛或持咒的法宝,透过专注的力量,加强心中的念力,面对妄想烦恼能无所畏惧。

以上戒与定是前方便,主要的修学是修智慧的方便力,如有四念处的智慧——不净、苦、无常、无我的观照,如是与烦恼作战时有智慧方便力,才能得胜而还,以上是譬喻的说明。

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除众魔,而得道果。

佛陀开示说,我们修习戒定慧,刚开始持戒时要坚持其心,这是修信心。我们相信善业决定召感安乐果报,罪业决定召感痛苦果报,对这真理深信不疑,这是深信业果的道理。其次要修禅定,精进勇锐,不畏前境。自己要修专注力、相续力,加强心中的寂静力量。最后破灭众魔,在寂静心中生起观照力,观照不净、苦、无常、无我。偶尔从假入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