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皇上欲怎生应对,是打还是……&rdo;
&ldo;这……&rdo;真宗皇帝略一迟疑。
寇准道:&ldo;天极教已尽起十万大军北上迎敌,朝廷不日也将……做出应对。&rdo;
佘太君何等精明,岂能不知寇准是在告诉他皇上决定要打,却没有打定御驾亲征的主意,微一思量道:&ldo;敢问此次出兵,朝廷由谁挂帅。&rdo;
八贤王答道:&ldo;呼延老将军。&rdo;
佘太君动容道:&ldo;哦,老元戎出马。&rdo;
呼延赞正色道:&ldo;老将受太祖、太宗皇帝大恩,当效死以报。&rdo;
&ldo;那先锋官及其余将佐的人选呢?&rdo;
&ldo;啊,这……&rdo;真宗又是一滞。
&ldo;皇上若未定人选,不如交给我们杨家。&rdo;佘太君一语惊人。
真宗皇帝愕然道:&ldo;杨家一众将校不是都在三关口么,何来……&rdo;
&ldo;老身孙儿杨宗保年已十八,幼孙杨文广业已十三……&rdo;
&ldo;十八……十三岁的孩子怎生出战!?&rdo;真宗皇帝失声惊道。
&ldo;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杨门时代忠烈,今国难当头,但凡能使动武器者皆请出战,纵一应男丁皆尽身殁,尚有十二寡妇,誓死保卫大宋!&rdo;
真宗皇帝龙躯一震,热泪不受控制的涌泻而出。
杨家,大宋朝功臣名家第一家,自杨业杨老令公起世代为大宋尽忠,十几年前,太宗挥师北伐,潘仁美、王侁使计陷害,致使杨业惨死耶律斜轸之手,七子去一子还,然杨氏一门毫无怨言,仅余的一子杨延昭为国戍守边关,一次又一次的击败辽军,用鲜血换来了大宋的安定,多少年了连家都没有回过一趟……
现在契丹兴兵入寇,佘太君居然要把十二岁的亲孙子也送上战场,抵御外敌!
比起天极教、比起杨家,他这个畏首畏尾的大宋天子实在汗颜!
&ldo;传朕旨意!&rdo;真宗皇帝双目通红,陡然间热血上涌,猛地一拍龙案,帝王威仪顷刻尽显,&ldo;调集京中御林军,以呼延赞为帅,杨宗保为先锋,杨门十二寡妇皆为副将,择吉日出师北进,抵御辽军,雍王赵元份为东京留守,代处政务,朕御驾亲征,督师平辽,但有再言迁都避祸,谈和休战者,杀无赦!!!&rdo;
八贤王、寇准对视一眼:&ldo;皇上英明!&rdo;
百官齐齐跪拜:&ldo;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do;朝野震撼,远传数里。
山呼声中,真宗皇帝缓缓抬起龙首,面朝西南,眼角泪光盈盈。
&ldo;武陵王、任逍遥,你倘尚在,亲征之事朕何必踌躇!&rdo;
第四十四卷第五章鏖战三关口
更新时间:2008-5-258:55:13本章字数:5410
三关口,北门。
旌旗摇曳,喊杀震天。
黑压压的辽兵起兵纵马驰骋,利用他们卓绝的箭术,不断向城头发she箭矢,掩护cháo水一般架着云梯和攻城战车的人马向前突进。
稍远一些,是投石机、弩机等攻城器械,向城上抛she着巨大的石块、燃烧的火球,砸中城墙发出刺耳的轰然炸响。
城头的守军拼命的向城下辽兵还以颜色,用投石,火箭打击远处的攻城器械,近处以滚木、擂石、灰瓶、滚油扑杀敌军,不断有攀援到一半的辽兵体坠下城头,摔成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体,残破的云梯、燃烧的攻城战车散落各处。
关隘之上,杨家军的士卒们不停地来回走动。搬运器械的,游走she箭的,持着钩镰推拒云梯的,向城下不断投掷滚木擂石的,在这样如火如荼的攻防大战中,仍有一拨拨悍不畏死的辽人不断上城头。在一轮反扑后变成一堆肉酱。
箭矢和投石似飞蝗般于城内城外彼此交投,不住为这无情战事添加亡魂。
紧张到令人窒息的惨烈气氛中,两员将领高踞城楼顶之上,目光一瞬不瞬的凝视着战场,时不时的发命令令,以号角、战鼓指挥着参与的守城全部宋军。
左首乃是杨家军主帅杨延昭,月前他遭人行刺,全仗卫士拼死护卫这才勉强保住一命,真宗皇帝闻讯,立即从京中派来了最好的太医,但医治至今也只好了五六层,动作的幅度稍稍一大便浑身剧痛,直如肺腑。
听闻契丹起兵南下,边关诸处险要一一失守,这位大宋朝当今第一名将顾不得自己重伤未愈,强忍着撕心裂肺的痛楚站在了第一线,指挥身经百战的杨家军拼死卫护三关口,挡住了辽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他身边一员小将,全身亮银链子甲,英姿飒慡,眉目如画,头上三枝洁白的翎羽,在风中飘摇不已,比之闻名天下的杨门女将还要俊俏三分,尤其是背上一袭素白色长披风迎着萧瑟凛冽的肃杀之气猎猎拂扬,英挺中透着出尘脱俗、灵动无瑕的气质,莫说女人,便是男子见了也要倾心不已。
白衣、白甲、白袍、白羽,一身孝!
龙菲芸!?
正是!
那日夜晚她们在村子里看见了任逍遥发she的烟火讯号,料得情况不妙,急忙撇下村子里的事务连夜赶赴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