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情报部部长李克农;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军区副政治委员赖传珠;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参谋长张经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政治委员傅秋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李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政治委员滕代远;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第三政治委员谭政;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一副司令员万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副司令员苏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副参谋长贺晋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第二参谋长赵尔陆。
军委作战局副局长张清化、雷英夫等也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参加者们几年后授衔时大都是肩上扛将
星的人物。
根据会议的讨论,中央军委于7月13日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
防的决定》,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担负保卫东北边防和在必要时
援助朝鲜人民军的任务,并规定:一旦入朝参战,则&ldo;改穿志愿军服
装,使用志愿军旗帜&rdo;。
会议还决定: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肖劲
光为副司令员,肖华为副政治委员,李聚奎为后勤司令员。调集4
个军3个炮兵师限7月底前在安东、辑安、本溪完成集结。
为东北边防军准备的部队是军委的战略预备队,即第四野战
军第十三兵团和已在东北的第四十二军和三个炮兵师。当时新中
国刚刚成立,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国家应急动员体制,第十三兵团
是全军惟一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被配置于地处中原重地的河南。
之所以如此,正是考虑该地区地处中原通衢之地,便于向各方机
动,可随时应付任何方向的突发事变,包括作解放台湾的预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