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根本就不知道‐‐‐给罗斯福当副总统的杜鲁门当时就蒙在鼓
里。
当然,还有一件最担心而又最不便明言的事,那就是时任美国
驻苏联大使威廉?哈里曼后来所坦言的:
存在的巨大危险是苏联可能袖手旁观,而等我们牺
牲了大批美国人生命,打败日本之后,红军长驱直入满洲
和中国北部大片地区。??罗斯福总统力图使斯大林先
前所谈的一般保证化为俄国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明确
行动,限制苏联在东方的扩张和取得苏联对中国国民党
政府的支持。
面对这种颇有些微妙的形势,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罗斯福这会
第一章
秘密交易
雅尔塔东西抗衡
公开分裂
高丽国南北对峙
儿的全部心思,就是怎样说动老毛子在欧战结束后来亚洲搭把手,
让美国人少流些血,多取些巧。
美国人钱一多,血就变得金贵起来!
不过罗斯福也知道斯大林不是个好相与的角色。
虽然在这次大战中,斯大林领导下的国家有三分之一的国民
财富毁于战火,2700余万国民丧生,工业生产能力也只相当于美国
的1??5,但站在他身后的经过卫国战争严峻考验的1136万大军还
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
面对这样一个冷峻的人和这个冷峻的人手中的冷峻力量,任
何簧口利舌之下的花言巧语都显得苍白无力,说出来只能适得其
反。真正要想打动他,只能在求助的同时,捧上裹着厚厚黄油的利
益蛋糕。
罗斯福面临的是这样的难题:
既要让斯大林尝到甜头,又不能让他把糖罐子抱到手。
得让他出重拳狠揍日本人,还不能让他把全部功劳都给揽了
去,更不能让他挟胜利之势把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和蔓延开
来。得让他们替养尊处优的美国青年把血流了,还要承认美国在
未来亚洲问题上的支配地位。
这的确是个很考水平的难题。
这种思维在与苏联利益相互冲撞后的结果,必然是苏美双方
在战后的势力范围和利益分配上讨价还价,而交易的对象当然是
敌国的财产,以及那些尚在大国政治漩涡中挣扎的国家。
甚至包括战胜国中国。
现在的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不是&ldo;四强&rdo;么?讨论亚洲战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