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这位从11月27日以来就根本没有去过前线的指挥官在战术上
是失败的,而且压根不了解自己部队的能力和他面临的战场形势。
还能再让这老顽童胡作非为吗?
不过,柯林斯也知道,现在这当口还不是搞&ldo;大批判&rdo;的时候。
12月7日,柯林斯带着在前线了解到的情况与麦克阿瑟会面。
这下麦帅可不敢糊弄人家了。
陆军参谋长提出了三种情况作为讨论的基础:
第一种情况:假定的前提是,&ldo;联合国军&rdo;不对中国采取空中行
动;不以海军进行封锁;不用国民党中国的军队增援;不增加&ldo;联合
国军&rdo;的地面部队,除了有可能在1951年4月动员4个国民警卫
师;并且不使用原子弹。
麦克阿瑟说如果这样他就没招,这就等于投降,&ldo;美国军队就
不得不撤出朝鲜&rdo;。不过,由于他也知道无法糊弄已亲自去过前线
的柯林斯,所以不得不表示同意他两位部下的看法,即不管停火与
否,第八集团军和第十军都能够安全地撤退。
其实后来的战况基本上按这种假定演变的。
326
开
国
第
一
战
第二种情况则假定采取更为强硬的行动:用海军封锁;对中国
大陆实施空中侦察和轰炸;最大限度地使用国民党中国的军队;以
及&ldo;可能使用原子弹&rdo;。
麦克阿瑟想要的就是这个,这意味着与中国进入全面战争状
态。
但柯林斯所设计的这种重大举措在麦克阿瑟那里得到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