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确实想完成掩护任务,上策当然是让第一八○师后撤,在
史仓里、滩甘里、马坪里一线与第一七九师、第一八一师相互靠拢
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这样与马坪里军粮站靠近,断粮好几天的部
队有饱饭吃,可以好好与敌人纠缠上一阵子;
中策是执行原命令,留第五四○团一部转移伤员,主力仍然向
马坪里转移,特遣队凶是凶,但与后续部队也是脱节的,空隙不是
没有,而小部队灵活机动,很容易找到机会冲出来。
下策是让第一七九师、第一八一师前出反击敌人,硬将敌人顶
回去,强行与第一八○师靠拢。但该案最勉为其难的是第六十军
部队断粮已经将近一周了,许多战士已经饿死,这样的状态下要去
跟敌人的机械化拼体力,显然是不明智也是很难指望有成效的。
所以该案只具有理论价值而无实际操作性。
至于全师重返驾德山,那根本就是不入策的&ldo;策&rdo;!
郑其贵长期从事政治工作,作为军事干部缺乏足够的魄力,但
韦杰是军事指挥员出身的著名战将啊?从前&ldo;抗命&rdo;的仗也不是没
有打过呀?明摆着的一步败棋为什么还要那么执著地去走呢?
韦杰将军曾任笔者家乡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笔者本人也对他
从百色起义开始的数十年战争经历极为钦佩。而且在将帅成长的
经历中,吃败仗也不是什么不得了事情,如果只允许胜不允许败可
能世界上不会再有将军这个职业。况且,共产党和共产党的军队
638
开
国
第
一
战
本身就是从失败的血海中爬起来的,哪怕是后来被冠名&ldo;常胜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