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情况不妙,韦杰等又在当晚22时再电第三兵团,报告第
一八○师危急状况,估计仅第六十军力量不足,建议第三兵团主力
兼程赶进,打退敌人进攻,以解第一八○师之围。
27日,彭德怀从第三兵团转来的第六十军电报中知道第一八
○师的危急境况。当即急电第六十军和第十五军首长,要求他们
各派两个师前往救援。
第十五军却因相距太远,受敌拦阻,无法横向机动到预定位
置。
而第六十军折腾到27日0时,第一八一师的先头部队才上路。
651
第二十七章
决心坚定
李长林冲破重围
指挥犹豫
郑其贵吞咽苦果
路上又遇倾盆大雨,山路泥泞不堪。
及至27日拂晓,部队才进至镇南里、论味里、华川、场巨里、原
川里地区,被正在北进之美步兵第七师拦住去路。
显然,以第一八一师现有兵力再对敌人进行正面攻击已经非
常不利。而第一七九师第五三六团主力伤亡过重,坚守现有阵地
更是勉为其难,难以执行向芝岩里出击的任务。
结果只有第五三六团第一营冲过了西上里。
但却因兵力太小,接援不成,反陷敌围。
接援计划遂告流产。
想想真是令人扼腕。
中朝军队兵员兵力优于对方,却因为没有制空权,没有白昼机
动力,竟在兵力少于自己的&ldo;联合国军&rdo;猛烈攻击之下苦于招架。
而&ldo;联合国军&rdo;因为拥有制空权、优越的通讯联络手段和机动能力,
却能在兵力优势的中朝军队打击之下,通过高速机动堵塞中朝军
队突破口,在节节败退之下仍能始终保持战线的完整和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