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往往有这样的情况,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lso;再坚
持一下&rso;的努力之中。&rdo;
可惜杨成武和第六十七军代军长李湘在这个应该&ldo;再坚持一
下&rdo;的关键时刻心慈手软了一把,过多地看到了第一九九师和第二
○○师的重大伤亡,没有去考虑其实对手的伤亡更大,更难以承
受,也更打熬不住,再加上还考虑到下边干部的叫苦声,从而过早
地让第二梯队接替第一九九师、第二○○师投入战斗,在与敌人逐
山逐水的争夺中不断消耗,很快就像灯油一样被熬得很干。
不光是李湘代军长,第二十兵团部队当时普遍缺乏打这种类
型防御战的体验,师团一级的预备队大都过早地就投入了战斗,连
兵团的&ldo;八大员&rdo;全都加入第一线战斗。所以尽管部队打得非常英
勇顽强,从战略角度来说出色完成了任务,但作战效益却打了折
扣。
关于这一点,杨成武将军在战后曾撰写了《在&ldo;积极防御&rdo;作战
方针下如何保持战斗节奏的持续与高涨》,进行了及时总结。
这是一个从不白吃亏的战将。
李湘代军长是1930年参加革命的红军老战士,可以说是从枪
林弹雨中杀出来的一员优秀的战将‐‐‐一身11处战伤就是铁证,
而且这次作战总的来说他指挥得很坚决果断,胜利也很巨大,其意
义是战略性的。在后来的战争中本来还有出色发挥的机会,可惜
因积劳成疾,于次年7月2日在朝鲜病故,终年39岁。
这是中国军队在朝鲜献身的最高级别的指挥员。
事实上,在李湘让第二梯队与第一梯队换防之际,霍奇少将因
伤亡惨重,已将没剩下多少兵的美步兵第七师撤出休整,因此无力
776
开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