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陈司令,修路工程量太大,只靠后勤力量不够啊!&rdo;
&ldo;你有什么办法?&rdo;陈赓知道洪学智心中肯定有主意。
&ldo;全军动手,除了一线部队,机关也好,勤杂人员也好,部队也
好,都上。朝鲜老百姓也上!大家都要补充嘛。&rdo;
&ldo;你们有没有具体方案?&rdo;陈赓很欣赏这个点子。
&ldo;统一布置,合理分工,每个单位承包一段,限期完成。一个月
之内无论如何也得通车!&rdo;洪学智胸有成竹。
有人叫苦,说工程量这么大,时间又这么紧,不好完成。
陈赓把眼一瞪:
&ldo;这和打仗一样,是战斗任务,白天干不完,晚上接着干,非完
成不可,哪个单位完不成,拿他们的单位主官是问!&rdo;
陈赓是老资格,哪路诸侯都不能不服他。
就这样,志愿军第二线部队11个军、9个工兵团和后方勤务司
令部的3个工程大队数十万人,在朝鲜军民的支援下,冒着敌机的
狂轰滥炸,全力投入抢修公路的战斗。
只用25天,就实现了公路全线通车。
为了保证通车后运输正常,后勤战士们还创造了防空哨制度。
防空哨是志愿军后勤战士们发明的一种预告敌机空袭的方
784
开
国
第
一
战
法。
1951年1~3月间,在三登至新溪、平壤以南沿线的志愿军后
方勤务司令部第一、第三分部的主要交通线两侧,战士们在沿途一
些交叉口的制高点上放哨,监视敌机。一旦听见敌机声音,马上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