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灵峰宗论简介 > 21 第21集导读(第1页)

21 第21集导读(第1页)

《灵峰宗论》最快更新[630kan。cc]

《灵峰宗论》导读。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64面。

我们这一科是讲到止观篇。那么止观篇呢我们分成两部分,第一个是对治止观,第二个是圆顿止观。那么对治止观的目的,就是我们在修行之前有一些粗重的烦恼必须要先对治,所以我们必须假借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四念处观来对治三界的粗重的烦恼,那么这个是有一点像是破障,破除烦恼的障碍,为我们作圆顿止观作前方便。

那么这个四念处观把我们的粗重烦恼调伏了以后呢,我们内心当中就有一些少分的寂静的境界出现,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进一步地修圆顿止观。那么这个圆顿止观主要的是观诸法实相,来对治我们心中的无明。

那么观诸法实相,根据天台宗的说法,就是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就是我们以空假中三观的智慧来观照我们现前一念明了分别的心性。那么这样子我们就能够慢慢地明白生命的真实相。那么在观察这个圆顿止观,我们可以分两个部分来进行,第一个是理观,第二个是事修。

一、理观:是偏重在修空观,就是观察我们这个明了心性它是假借因缘所生,从本性上来观察,那个常一主宰的我是不可得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禅宗说是觅心了不可得。我们在理观的时候,就是以空观的智慧来破除心中的一个自性执,那么这样子就能够灭除我们无量无边的烦恼跟罪业,这个是约破恶来说的,成就那个圣道的功德,三乘的圣人都是在觅心了不可得的境界里安住。

二、事修:那么有了空观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继续修假观,就是事修。就是我们这个空观的境界是离一切相的,在空的境界里面佛也不可得、众生也不可得、一切相不可得,那是一切法如的境界。但是我们从空性里面出来,跟有相的境界接触,我们会遇到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也会遇到无量无边的事情。如何正确地抉择一套待人处世之道,这个就是假观,就是事修的一个方法。那么这个假观的事修,我们总共六篇,现在讲第三篇,就是当我们从空性出来的时候,来到有相的境界,我们如何地抉择待人处世之道。这以下我们看蕅祖的开示,我们先把论文念一遍:

(三)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故曰忠以行已,恕以及物;又曰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这段论文我们分两段来说明,第一段是一个别明,第二段是一个结劝。

第一段、别明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我们待人处世,这当中有四个内容,就是有关自励、有关容人、有关取友、有关利生,就是这四件事情,我们应该是以什么样的假名假相假用的态度来面对?先看蕅益大师怎么说。

一、自励:那么在自我要求、自励这方面呢,是以冰霜之操来自励。就是我们对于自我的要求是一个冰霜,就是一个非常严厉的操守来自我要求,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品日清高”,我们的品德会一天一天地清高。要求自己是应该严格地呵责自己,身口意有过失不能有一点的感情,完全是理性的。

二、容人:那么前面是讲自励,这是讲容人,那么面对众生应该怎么办呢?——“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这个穹窿就是广大的意思,我们应该以比较宽厚的胸量来包容众生的缺点,这样子,我们的德行才能够广大。所以待人跟自我要求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冰霜之操,一个是穹窿之量。

三、取友:再看取友跟利生。那么我们如何来选择同参道友呢?“以切磋之谊来取友,则学问日精。”那么同参道友可贵的就是要能够彼此间互相切磋、学习,所谓的辗转相劝、相教忏悔,我有不好的地方你提醒我,你有不好的地方我提醒你,彼此间互相地劝谏、互相地增上,那么这样子学问能够不断不断地精纯,这是一个取友应该有的态度。

四、利生:那么“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那么我们在做利益众生的事业,要紧的就是慎重。我们在自利的时候,是不用考虑因缘,就是印光大师说的,烦恼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不必等待好的因缘。但是在利益众生、弘法的事业,这件事情是不能急切的,这个要等待众生的因缘。

我们看这个禅宗的传承:你看达摩祖师,达摩祖师他是开了悟以后才来到中国,他当时的福德智慧资粮都具足了,但是来到中国以后还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九年当中没有说一句话,他能够忍得住,因为他等待弘法的因缘。后来慧可大师出现了以后,才开始弘法。你看那个六祖慧能大师,慧能大师也是这样。慧能大师他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一个悟境得到五祖的印证,那么他离开的时候,五祖说“佛法滥起,不宜速说”,弘扬□□有很多的障碍,你现在因缘不具足,要往南边走。结果慧能大师到南边的山上偏远的山区在猎人队里面呆了十六年,这是不容易的。一个人他已经开悟了以后,他还能够为了众生的因缘等待十六年的因缘,他才正式出来弘法。所以说弘法的事业这件事情是不能急切的,要慎重,你要等待法的因缘的成熟,这样子的道风才能够日远,这样子你的法的弘传才能够久远。

那么这是蕅益大师有关的假观,就是自励、容人、取友、利生,有四个不同的态度,这是一个别明。

第二段、总结

故曰忠以行已,恕以及物。

那么面对自己的身口意是“忠”,就是竭尽心力,要求自己要尽心尽力。那么待人接物要紧就是“恕”,宽厚之心,待人处世要宽厚,要恕。就是一个忠、一个恕,简单地说。

孟子又说: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这个天爵跟人爵的差别我们引用孟子的话来解释一下。孟子曰:“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这个天爵就是仁义忠信,那么依止仁义忠信呢,乐善不倦,好乐修习善法而不疲倦,这个是天爵,这个天爵偏重在一种内心的功德。那么公卿大夫偏重在一种外表的名利,功名富贵,这是人爵。那么这个孟子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应该是先成就内心的仁义忠信的功德,你自然而然就能够召感外在的荣华富贵,“人爵从之”,这个意思。

那么内心的功德,前面说过了,一个是忠,一个是恕。就是我们观一切法空,那是无有少法可得,那也没有人可得、也没有事可得,那是一个绝待圆融的境界。但是你从空性出来的时候,你内心当中“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呢?——就是一个忠,一个恕。待人处世就是一个忠,要求自己是尽心尽力;对待别人就是恕,比较宽厚之心。那么以这样的天爵,自然就“人爵从之”,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看第四段,我们先念一遍:

(四)病是吾辈良药,消尽尘寰妄想,觑破此身虚幻,深明苦空无常无我观门,皆赖有病境耳!愿宽心耐意,安忍无厌,作随缘消旧业想,转重令轻受想,代众生受苦想。正不以不如人为愧也。

这个假观是说我们遇到病,有生病的情况,我们应该要修怎么样的假观来对治。病是吾辈良药。那么我们刚开始修行都是以凡夫的身心世界来修行,带业修行,带了无量无边的罪业,那么虽然我们积功累德,但是我们过去无量无边的罪业它还是起现行,就是有各式各样的病痛出现。这是怎么办呢?蕅益大师说,我们应该把病当作一个良药。这个良药它有三个好处,

第一、深明苦、空、无常、无我观门。

那么当然这个主要是无常,诸行无常。就是我们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我昨天身体很健康,今天身体也很健康,每天身体都很健康,我们很难体会无常,就是产生常见——我永远是健康快乐的。那么我求生净土干什么呢?那么一定是从无常的变化体验到苦,从苦体验到无我,从无我体验到毕竟空。那么这样的一种四大观门,主要是由病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所以病痛增长我们一个无常、苦、空、无我的智慧,这是第一帖良药。

第二、消尽尘寰妄想。

我们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会打很多妄想,各式各样的事情要做,各式各样的名闻利养要追求。但是有了病痛呢,“消尽尘寰妄想”,这个染污的世界,这个有漏的世界对名闻利养的一种贪求之心,病痛它有这样的一种力量。

第三、觑破此身虚幻。

知道色身是不能久住的,时间到了宜安去,古德说了时间到了就换个房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