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400字 > 第138章(第1页)

第138章(第1页)

俄国为什么这样干呢?俄国驻北京代办巴甫洛夫在发给俄国外交大臣穆拉维夫的电报中作了部分的说明:&ldo;根据阁下11月4日的电报,11月6日我在总理衙门通知消息说,我国舰队的队伍在圣彼得堡得到德国舰队进入胶州的消息以前已接到命令驶至此一海湾。这个消息对所有的中国大臣发生了最强烈的印象。我完全相信,假使在此时肯定地加强他们的信念,相信我们准备给中国政府以积极的援助,并帮助它解决和德国已造成的纠葛,那么我们对中国政府所提出的若干其他问题,如有关教练、松花江上航行及通商、山海关以北的铁路等等,一定可以如我们的意愿十分迅速地作出决定。&ot;1很明显,这是想利用时机为自己夺取在中国的新的权益。

在此以前,担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的李鸿章曾经两次亲自找巴甫洛夫求救,希望俄国干涉德国占领胶州湾。他听说俄国军舰将开进胶州湾后,几乎每天都派员去俄国使馆打听消息。可是所谓俄国军舰进驻胶州湾只是一句空话。实际上俄国军舰并没有到胶州湾,倒是强行占领了大连湾和旅顺口。德国政府在看穿了俄国的目的后通过外交途径通知俄国政府说:&ldo;它(德国政府)还是随时准备通过对俄国的酬答来平衡德国因此而获得的利益。&rdo;2

虽然事实上是俄、德两个强盗互相协作,各自占领中国的一个港口,但是沙皇政府仍然无耻地以帮助中国对付德国作为它占领旅大的理由。俄国驻华代办巴甫洛夫通知总理衙门说:俄国并没有夺取中国领土之意,占领旅大是为了保护中国免受德国的侵略,一俟德国军队撤退,俄军也即撤退。清朝政府竟然表示相信这种鬼话,并允供给俄舰用煤。俄国以沙皇名义正式宣告说:&ldo;由于德国舰队占领胶州,显然是想无定期地留驻海湾中,皇帝认为必须命令我国太平洋舰队开去暂时驻在旅顺口,此事已得中国政府方面的同意。皇帝陛下完全相信俄国及德国在远东问题上应当及可能互助携手……。&rdo;3

既然德国舰队无定期地留驻胶州湾,俄国人似乎也就有了无定期地留驻旅大的理由。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初六(1898年3月27日)俄国强制清朝政府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为了促成这个条约的成立,俄国人发出最后通牒进行威胁,说是如果不在规定时间签字,&ot;俄国另有办法。&ot;1同时,俄国对于负责谈判的李鸿章和张荫桓,各送了巨额的贿赂。从俄国方面的文件中可以看到,李鸿章当即收下了送给他的五十万两银子,而张荫桓则因为&ot;对于他的受贿已有无数控告,他宁愿等到闲话平息以后&ot;再收取送给他的五十万两2。

由李鸿章和张荫桓代表清朝政府和俄国驻华代办巴甫洛夫签订的《旅大租地条约》,除了使俄国成了&ldo;旅顺口大连湾及附近水面&rdo;的主人以外,又使俄国人有权从大连湾修筑一条铁路以连接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所规定的那条横越满洲地区的铁路干线,这就是后来筑成的从哈尔滨到大连的铁路,即所谓&ot;南满铁路&ot;。

这样,不但清朝政府付出三千万两银子赎回来的辽东半岛,而且整个满洲,即中国的东北地区,就在实际上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控制下。

--------------------------------------------------------------------------------

1《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页149。

1《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页159。

2同上书,页155-157。

3同上书,页150。

1《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页169。

2罗曼诺夫:《俄国在满洲》,陶文钊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页75-76。

3《翁文恭公日记》,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1《红档杂志有关中国文涉史料选译》,页89。

2《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页153。

1《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页112。

2《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第一卷,页184。

3《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页121。

1王弢夫编:《清季外交史料》卷一百三十,页13。

2《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页210。

--------------------------------------------------------------------------------

--------------------------------------------------------------------------------

(二)政治奴役性的贷款

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后的几年内,向清朝政府贷款,成为侵略中国列强竞争的焦点之一。列强纷纷主动向清朝政府提出贷款,诱使或强迫它接受。为了争作中国的债主,它们互相排挤。它们的驻北京公使到总理衙门吵架,耍流氓手段,也往往用大量的钱财贿赂清朝官员,以达到签订借款合同的目的。

在中日甲午战争前三十多年间,清朝政府向外国借过二十五次外债,大半是由地方政府出面,借自外国银行(绝大多数是英国的银行),每次款数不大,总额共为四千一百多万两(约合六百六十万英镑)。这些借款都以海关收入为担保,年息一般是百分之六、七。在中日甲午战争前,都已还清。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对清朝政府放的债,不但数目之大为在这以前所不能比,而且显著地具有政治奴役的性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