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闯在阵前检阅了人马。看着人马个个精神抖擞。
李闯想着这些将士不少人将要埋尸荒野了,心情既激动又感伤。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况一个新兴的王朝建立。
李闯一一扫过这些将领,如今他手下战将如云。
有原本自己的嫡系,刘宗敏、李过、罗虎、高一功、郝摇旗、刘体纯、谷英,辛思忠……等众位爱将。
还有新招降的周凤梧、白广恩,唐通等从龙将领。
李闯看着迎风招展的蓝色大旗,上面绣着张牙舞爪的黄龙,上书大顺二字。
听到三声炮响后,李闯冲着传令官点了下头。
传令官马上喊道:“起驾,出征。”
李过为前锋带着一标人马朝东边徐徐奔去。
李闯的身边跟着宋献策和三位明朝皇子以及刚刚医治好的吴襄。
李闯让大军徐徐而进,并不着急。一方面他随时等候来自满洲的消息,一方面他也在等待刘芳亮和李岩进兵进度。
就在李闯出发的前两日,身在盛京沈阳城的多尔衮也有了进一步的动作。
在这一天的早朝会上,满清的文武都陆续来到了大政殿。
大清门门口站立着两排精悍的巴雅喇清兵。全都手持刀枪,纹丝不动。
满蒙的诸位王爷和贝勒贝子以及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位原明朝投降的三顺王都已经到齐。
范文程和洪承畴二位大学士也早早地赶到。
多尔衮甩着膀子迈着方步,最后一个来到。
他面带微笑看了一眼三朝元老和硕礼亲王代善。
代善也点头回以敬意。
在接受了满朝文武的朝拜之后。
多尔衮看着辅政王济尔哈朗突然站起来,恭敬地等他落座。
他走上中央的位置,他一撩裙摆,直接坐在了当中的圈椅上。
随即他朗声说道:“我听关内的探马来报,风闻李自成将要东征山海关。此事是我朝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前些日子我已经分派大将去朝鲜运粮到宁远城。山海关固若金汤,始终是我朝过不去的一道坎。吴三桂虽然是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墙,但是毕竟不是心腹大患,要想入主中原,首要就是趁流贼在燕京立足未稳,一战将其击溃。随后一鼓作气,彻底将其消灭。”
众人都在等待多尔衮下令何时南下。
多尔衮却朝着范文程看了一眼。
范文程赶快说道:“臣也是这个意思,我朝要南下争夺全天下之主,这是憨王皇太极在位时候就定下的国策。而今终于等到了。不过我军要想一战打败流贼,那就要翻越长城,上几次我军在敦化的马兰峪关和密云一带入关。十分顺利。这一次选在哪里为好,还需要商议后再定。”
范文程虽然心中有了想法,但是他头一歪,忽然看向一旁的洪承畴。
洪承畴眼圈红润,他因为崇祯殉国,刚刚哭过。一时间没有回过神来。
直到范文程两次催他。
他才起身低头奏道:“臣以为要一战击败流贼的主力,就要以最快的速度逼近京师,这最好的入关口自然非密云莫属。我大清兵可以以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攻进京师。”
多尔顿此刻十分兴奋,他的烟瘾又犯了,于是咕咚咕咚抽了两大口旱烟。
一阵浓烟飘过,他脑子里过滤了一遍思索过千百回的想法。
于是开口说道:“嗯,从密云入关是最佳的方略,眼下最担心的是流贼不与我决战,那样的话我朝就无法在京师立稳脚跟。因此在途中必须时刻打探流贼的动向,能够在京郊一战击败流贼最好。倘若不能,就将京师围住,困死李自成。”
多尔衮又抽了一口烟继续说道:“此次出征,我打算倾巢而出,将敌人的实力估算的高一些,我带领十七万人马南下,郑亲王带五千人马驻守宁远,以为接应。盛京城留守五千人马即可。今夜就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