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琰是被妹妹丫鬟带到此处的,说是宋瑶衣服脏了要找个厢房换
上次落水事件后,宋琰格外警醒这些内宅的手段,也没深想就跟过来了
书轻很诧异:“我是跟瑶儿一同过来,她去出恭了。”
书轻说完也就明白了,怎么好好的非要这个时间去出恭
原来是故意为之
宋琰也不知妹妹是怎么知道自己心思的,竟然还主动帮他,看来平时给她带的零嘴没白买
宋琰说:“郎君们在那边的水榭处玩乐,我不善投壶所以过来走走。”
书轻本想合理回避,但显然宋琰没有这个想法
宋琰跟书轻只能讨论宋瑶的事:“上次落水一事多亏了有你,不然瑶儿性命不保,我们全家人都是欠着你的。”
书轻连称不敢不敢,挟恩图报可不是好人作为
宋琰难得在心上人面前展现几分真诚:“我虽贵为大理寺少卿,但是却不能识人,给妹妹留下这种祸患。当日若不是姑娘仗义相救,瑶儿若是被迫委身与他,母亲怕是都要撑不住。”
书轻却不认为此:“就算是没有我,宋瑶也定不会嫁于那人。”
“你缘何如此笃定?”
书轻笑着答:“瑶儿虽然单纯了些,易受人哄骗,但是也不是那等全然不懂事的。她性子烈,若是真遇上这种事就算是出嫁当了姑子,怕是也不会让这种人得逞。她有父母亲和哥哥真心疼爱,定能让此事化险为夷。”
宋琰没想到书轻竟然这么了解妹妹,他妹妹他是知道的,嘴上不饶人还有些高傲,平日朋友少的可怜
宋瑶骨子里的烈性跟祖父如出一辙,是个不懂得变通和妥协的性子
祖父当年差点官至一品就是毁在这个驴脾气上了
宋琰依旧彬彬有礼:“非也非也,虽然姑娘说的在理,但是这事因为姑娘有了转折,姑娘的恩情我们家必会相报。”
书轻刚刚听他说他是大理寺少卿,登时有了些想法
“公子既然这样说,我还真有点私事想过公子帮忙。”
书轻把铺子秘方被人偷窃的事情跟宋琰说了
“我只想找出幕后之人是谁,这事倒是不用闹到公堂之上。”
那幕后之人并未得逞,想必是还会再下手,他还未做出错事还不至于闹大
宋琰知道这种商业非良性的竞争,若是没个人罩着,指不定被人算计进狱都未可知
“你大可放心,我这两日正好刚刚办完一个案子,明日就可去你铺子上看看。”
书轻想了想:“我们铺子这段时间上了新品,那人想必还有后手,这事还要劳烦公子替我留意是否有可疑之人。”
宋琰想到自己能帮到她,自然是万般愿意:“姑娘大可放心,我明日先去谈谈,若是有情况我就找人盯着。”
书轻感慨,还是有人好办事啊!
他们胭脂铺上人手有限,怎么可能分出眼睛看着这么多人
书轻没想到偶然之下竟真的可以找到帮手,宋琰看着不过二十五六的样子,竟然已经干到大理寺少卿了
其实宋琰学问算不得太好,但是他难得是对律法一类的很是喜欢,几乎通读了包含前朝的尽百本律法名着以及各类案例
他秋闱那年出的题正好就是跟刑法相关的事例,他深入浅出却说得头头是道
不过是二甲的名次却被当时改卷子的阁老记住了,直接划在了大理寺的范畴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