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宫女,你当她是姊姊?”
“是。”晏泠音淡声道,“陛下知道,她若是死了,妾绝不独活。”
嗒的一声,苏觅朝前走了一步,声音也轻轻柔柔地飘了过来:“为什么叫我陛下?”
这话问得好笑。晏泠音微眯了眼看他:“您是君主,天下人都称您陛下。”
“阿音和他们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只要他一个转念,此时的她就会和那些因战乱而流离的百姓一样,曝尸于荒野。
厌倦如潮水般缓慢涌上,晏泠音垂下了眼。这场荒谬的封后大典礼节繁重而琐屑,她今日勉力支撑到现在,已是疲累至极,没有心思再去陪面前的人玩文字游戏。她拢了下耳边散落的发,闲谈般随意开口:“这么一想,妾倒真的有事要问陛下。”
“何事?”
“江大人还好吗?”
这句话收到了它的效果。苏觅那双线条柔和的眼睛眨了一下,眼尾微扬,眸中浮起了一层意味不明的光。
此后无数次在朝堂上,臣子们和这位喜怒无常的帝王一同议事时,都会对这个微小的动作极其敏感。他们知道苏觅心思深沉,下手狠辣,偏偏却十分爱笑,那种笑容看在旁人眼里,是艳美无俦,风流绝代,可落到他们眼中时,却能惊得他们双膝发软,不由自主地伏地跪下。
而当他露出这种似笑非笑,甚至带了些诧异和困惑的表情时,他们就知道,有人要遭大难了。
那是真正风雨欲来的怒气。
咚的一声,晏泠音被突然靠近的苏觅压倒在榻上。床榻极大极宽,被褥厚实而柔软,散着浓郁的沉香气。她并未感到疼痛,只轻皱了下眉,仰面对上了苏觅的眼。男子正垂了眸看她,眼睛一眨不眨,细密的长睫在他脸上投下深暗的影,让那张过于精致的脸显得更加苍白。
他的语气里少了平日懒散的、带着调笑的腔调。
“阿音是故意的吗?”
苏觅的眸子暗沉如冰冻的长夜。他说得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谁,一面说着,一面伸了手去理晏泠音散在身下的发,一缕一缕地,将它们细细捋匀:“你,又在筹划些什么?”
他的手指很凉,沾着殿外的风雪气。晏泠音知道,每到冬天他的病情便会加剧,遍体生寒,几乎离不开碳盆和手炉。她曾给他绣过一只小巧的布袋,正好能将手炉装进去,如此,炉中的热气便散得没那么快,他捧着它暖手时也不会被烫伤。
那时苏觅来见她前,都会先捧着手炉暖上许久。他总是带了笑,声音轻柔地说,臣的手凉,不敢妄牵殿下的手,但若是殿下需要,臣一直都在。
“妾不明白。”
不明白那样一个心细如发,处处为她考虑之人,为什么竟丝毫不懂她的心意。不明白他和她,何以走到如今这样的结局。
苏觅细长的手指停在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