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在电影的整个从拍摄到上映的过程中,有很多既定步骤:比如说拉投资,选演员,布置场地拍摄,做后期,宣传上映。
这些是比较基本的。
正常一部电影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是会把这些东西走一遍,省略掉其中一步就会对后续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而有些步骤呢,则是根据情况来增删。
进而达到某些特定目的。
比如选角前的宣传造势,就可能是因为目前应征的演员不满意,剧组希望吸引更好的演员过来;电视剧拍摄中后期的路透美照,可能是因为想吸引电视台网站之类过来购买;
再比如保底发行,可能就是因为很看好电影。
会议室里,众人又一次喧哗议论起来。
并且声音比之前都大。
韩升心里是明白他们在想什么的,所以他也完全没有阻止这些人谈论这件事情,因为保底发行这件事情出现在某部电影身上,不算少见,但也绝对是带有很特殊性质的形式了:
这事,简单讲就是,电影还没上映之前,我们几个发行方看好《战狼2》这部电影,觉得它能到一个不错的票房,比如12亿,但也有可能到不了。
然后这部电影成本,可能2亿。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综合两方利益,就跟投资人也就是出品方保证:
这部电影我们来保底它能卖8亿——卖不到8亿,亏损由发行方承担;而如果卖超过了8亿,利润的大头就要由发行方拿走。
这样做,其实就是看愿不愿意搏一搏。
如果不加入保底发行,那这部戏首先稳定有8亿票房的收入,也就是扣掉其他项到投资方手中,差不多也是三分之一也就是2。7亿,相当于这一年内投资的收益就是2。72-1=0。35。
一年赚35个点,绝对是已经赚大了。
正常投资能赚这个点的并不多。
并且超过8亿的部分,也不是完全就和投资方无关了。这边提出的方案是8-15亿的时候,投资方和保底发行方收益是0。25:0。75;15亿以上,则是0。15:0。85。
当然,还有更多细则,这里就不说了。
正常这种协议,发行方赚钱赌的就是8-15亿这个区间,更高的情况也是很难;赔钱,0-8亿这个区间,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就是超8亿赚钱的机会,和票房不足8亿的风险,能不能形成一个多发行方有利的局势。
而投资方,已经肯定不亏了。
所以也在思考这个保底够不够高。
桌边,已经有很多人开始紧锣密鼓地运算了:
本来一开始大家预计投资一亿多,回本四亿,最后拿个五六亿就算赚了;然后现在变成投资两亿,回本6亿,本身赚钱难度就加大。
现在有人主动说8亿,那岂不是赶快答应…
个头啊!
敢保底8亿,就说明在发行方的预期中,这部电影应该能满有希望到10亿,甚至更高。
“咳咳,京哥,我这边是这样想的。”
又是张总带头发炎…
哦不,发言了,他先是满脸和煦地夸奖:“《战狼2》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影视作品,大家之前投资也是对这部电影充满了自信和期待,加上刚才,我们也看了成片。
非常好,我觉得这部电影完全有潜力冲击更高的票房,而不是8亿这个数字。这投资都2亿了,我寻思票房,怎么也得奔10亿去吧?”
这话一说,又有人附和。
韩升倒是笑了。
“诶,这可和你们之前说的不一样啊?”
之前无论是要增加投资,还是刚才开完会谈论票房市场,这边的口号都是不要再花钱了,这部电影能有多少票房?能6亿回本就不错了,后续要赚钱,估计只能靠着卖线上平台和电视台版权能赚。
但更蛋疼的是,很多人觉得6亿都悬。
结果现在一提保底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