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与华尔和&ldo;常胜军&rdo;有过几次接触后,李二先生实在难以理解外国军人在个人生活上的放荡。在给曾老师的信中将其讥之为&ldo;蠢然一物&rdo;,认为常胜军&ldo;弁目百数十人,均系外国流氓&rdo;。不过,流氓归流氓,&ldo;常胜军&rdo;的战斗力可不是吃素的,人少枪多,火力密集,多次打退洪天王的&ldo;人海战术&rdo;,让我们的李二先生大为吃惊。他的脑袋瓜子快速转动,知道现在这种人绝对得罪不起,不仅如此,还要&ldo;全神笼络之&rdo;,以为己用。但是世上稍微有点斤两的人都很高傲,&ldo;常胜军&rdo;也一样。《李鸿章克复苏州战图》自从多次打退太平军进攻,守住上海后,这帮人就比麦克阿瑟还牛,自以为老子天下无敌,没有老子,你们早就完了。专恣跋扈、狂傲不驯,对清廷官员,一百个看不起,清廷官员们只能大把撒银子,对于&ldo;常胜军&rdo;的内部事务,根本不能过问,更不用说领导了。因此,李二先生感到&ldo;常胜军&rdo;固然对镇压太平军有用,但有可能对他本人权势及清政府造成威胁,所以一直伺机对其加以抑制,并想一石二鸟,借此也让吴煦、杨坊回家吃老米。我们的李二先生比吴煦、杨坊高明也就在高明在这。此两人为利用&ldo;常胜军&rdo;保卫上海可谓尽心尽力,费尽心思,其中杨坊后来还因为粮饷问题被白齐文暴打一顿,可以说是受尽委屈。没有他们,上海早完了。但是他们没能看穿朝廷的心思,洋兵的力量是要借用的,但是也不可不防,太祖以前可就是以借兵的名义入关夺得天下的。而我们的李二先生却非常明白这一点,因此他一方面对&ldo;常胜军&rdo;&ldo;全神笼络之&rdo;,以为己用;另一方面却处处设防,加以抑制。痞子手段正好派上用场。
1863年2月,李鸿章率淮军伙同&ldo;常胜军&rdo;以上海为基地,向西进军,攻克太仓、昆山。而后,淮军又向北攻占江阴、无锡等地,转进向西包围了苏州。苏州是太平军的战略重地,李秀成一心想将其建成第二个&ldo;南京&rdo;,因此准备非常充分,城中粮食弹药很充足。守城的太平军士气也很高,大有浴血奋战到底的态势,所以苏州城久攻不下。尽管如此,此时对于清军来说,形势应该还算是一片大好,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洪大天王的场子看来支撑不了多久了。胜利的前夕,人们往往会产生很多想法。我们的李二先生也一样,他既想快点攻下苏州又生怕&ldo;常胜军&rdo;实力太强,抢了他攻下苏州这份大功。与他一同围攻苏州的戈登认为苏州城太大,&ldo;常胜军&rdo;人数太少,要求再招洋兵,以便迅速攻下苏州。而李二先生则唯恐&ldo;常胜军&rdo;因人员充足可以单独攻下苏州,所以拒绝了戈登的要求。
不过在戈登的再三要求下,李只得同意&ldo;常胜军&rdo;再招一百人,但是却附加了以下几条非常苛刻的条件:无论是否攻克苏州,这一百名新招洋兵在一个月后必须辞退。而且,如果攻下苏州,&ldo;常胜军&rdo;须与淮军程学启部(淮军战力最强的一部)一同进驻。不仅如此,五天之后&ldo;常胜军&rdo;就要撤离苏州,回到昆山。对戈登来讲,这简直就是不平等条约嘛,于是就搬出一尊大神‐‐英国驻华陆军司令伯郎出面与李鸿章交涉。没想到伯郎更为疯狂,甚至提出要亲率英军攻城。李鸿章是又急又怒却又不敢对洋人明言,于是使出了自己屡试不爽的缩头乌龟大法,借故推脱,不与伯郎见面。洋人再厉害,也斗不过这么耍无赖的,只好由着我们的李二先生得到这份&ldo;头功&rdo;。不过李二先生不是什么时候都会这么鲜明地&ldo;抢功&rdo;。后来进攻南京的时候怕与其恩师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抢功惹来祸端,他就故意停滞不前。功劳嘛,他是会抢的,但是抢到什么程度,他是有考虑的。
由于屡攻不下,伤亡不小,我们的李二先生非常着急。但是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洪大天王乱封王,瞎发文凭,最终导致权力斗争愈演愈烈,不可收拾。守卫苏州城的太平军将领纳王郜永宽等&ldo;四王&rdo;&ldo;四大天将&rdo;与主帅谭绍光一直不和。戈登通过奸细了解到这一情况,于是便主张诱降纳王。戈登的建议为李鸿章采纳,而且淮军攻城主将之一的程学启本来也是太平军降将。其实当时两边都是这样,来了就是客,只要是肯起义,那一切都好说嘛,以后写历史的时候也可以写成是八旗子弟的秘密卧底,保证名垂青史。经过一番秘密联络,11月29日,郜将谭的头颅送达程学启处。可见古时候做官确实是难,刀口上舔血的买卖,一不小心就可能送了性命,清军诱降成功,终于&ldo;兵不血刃&rdo;拿下苏州。然而,由于程学启对城内清军与原太平军兵力悬殊太大颇为担忧,建议来个斩草除根。而八大降将幻想投降后还能保存实力作为要官要位子的资本,因此没有主动提出将部队开出城外接受和平整编,这更加导致了清军的猜疑。于是李鸿章接受程学启的建议摆下鸿门宴杀害了这八个降将,同时清军在城内大开杀戒,城内数万名无辜太平军士兵在毫无戒备中被诛杀。
李鸿章背信杀降的这种无耻行径引起了他的那些外国朋友的强烈愤怒。外国人很难理解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特别是戈登,他是为降将们做过担保的,认为这是对自己人格的极大侮辱,于是提着洋枪要找李鸿章算账。李鸿章闻讯赶忙躲了起来,以后几天戈登一直在提枪找李,而李则躲避不见。可见外国人还是头脑简单,既然李鸿章这么不讲信义,你戈登也可以乱来嘛,你找不到李鸿章,你可以把程学启他们给绑了嘛,看到时候李鸿章怎么办。由于斗不过李鸿章的龟缩大法,戈登只得忿忿然留下一份最后通牒,要求李鸿章下台,不然他就率&ldo;常胜军&rdo;进攻淮军,将所攻占的城池再交还太平军。然后,戈登就率&ldo;常胜军&rdo;返回昆山,同时给英国驻华公使布鲁斯写信,要求英国政府干预,迫使李鸿章下台。英国驻华陆军司令伯郎也从上海赶到昆山,与戈登商定&ldo;常胜军&rdo;由其节制,不再受李鸿章及中国政府的调遣,借此从中方夺回&ldo;常胜军&rdo;的控制权。想想英国职业军人戈登先生也真是可笑,你&ldo;常胜军&rdo;是拿中国朝廷的粮饷的,再大的矛盾,也是可以调和的,你现在带走队伍,到底是何居心?所以,戈登不走还好,这一走,官司就输定了,他还不如假装心平气和留下来,然后找个机会给李鸿章一粒花生米,送其归西,自己顶多受个撤职回国的处分。上海的外国领事馆官员代表列强及所有外国侨民签署了一项严厉谴责李鸿章的决议,指其杀降是对人性的彻底背叛,并警告说此事列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