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各地藩军如庆军驻守汉中,南军驻守沿海,西军驻守济水,还有驻守京城的禁军,北军一年耗费就是这四大藩军的总合,敢问大丞相,敢不敢让老夫派人彻查北军军资?”
“北军与燕军年年交战自然耗费甚巨!”周澶满面黑红。
方寿亭不跟他耍嘴皮子,又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
“今年大旱,农田绝收十去八九,朝廷如何养得起这庞大的北军,如今西戎在汉中集结蠢蠢欲动,增兵汉中势在必行,老夫再问大丞相,今年国库空虚自顾不暇,如何供给北军?”
周澶被逼得急了竟脱口而出。“老夫可让北军就地征粮不需要朝廷供给!”
方寿亭等的就是他这句话。“既然如此,为何往年北军不能就地征粮自给自足,如今说要拆分北军便就可以了?”
周澶一张脸涨成猪肝色。
“是否往后朝廷不用再为北军供给粮饷辎重,就让北军像齐云军一样收拢流民开垦荒田自给自足?”方寿亭说完好整以暇的等周澶回答。
周澶到底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自知今日这事蒙混不过去得做出取舍以堵住方寿亭等人的嘴。
北疆的宝山、北军的军饷,这两项都不能丢,要维持周氏的权势一年耗费的银子便是一笔天文数字。
百官要打点,各地方的大氏族大势力也要花钱笼络,银子就是周氏掌控大楚的纽带,周澶不能没有银子。
最终周澶松口,张泰宁带五万人并入庆军,方寿亭等人原想让北军分出十万,然而周澶咬死了五万人不松口,文帝开口维护此事作罢。
而刘湛全歼燕军十万大军的军功,最终只得了一纸圣旨褒奖,朝廷没有给予任何实质性的奖励。
第92章余热
文帝的圣旨到达北疆时,齐云军正出兵三万攻打宝坪县。
护送圣旨的钦差和官兵一踏入北疆便收到前线打仗的消息,一行人心怀忐忑的在鹿鸣渡口过渡,怎想眼前所见大出所料。
那钦差是方寿亭特意安插的部下,意在替方寿亭看看真实的北疆。
只见衣衫褴褛的流民汇集在鹿鸣渡口,有大船来往接到对岸分文不收,到了对岸立即有差役引领登记落户,又有施粥的粥棚,每个流民可领一碗粥一个杂粮饼。
流民吃饱了再自行前往户籍所在新村,也可以选择从军,有二两抚恤银子当场发放。
一行人出了渡口,又被芙蓉坪顶上一望无际的良田震撼。
稻田里的稻禾已经挂满了穗,有村落整齐划一的排列在道路两旁,每家每户的院落大小都一样,房子样式虽然简陋但是干净整洁,百姓衣着粗糙却无肮脏褴褛之人。
有一老翁坐在田埂边抽旱烟,钦差差人去打听诸事,这才知道所有新田果真免税两年,那老翁言语间把齐云将军当神明膜拜。
因刘湛在羊背坳的中军大营督军,钦差一行人下了芙蓉坪顶,眼前又是一望无际的稻田。
途中路过禾仓县,仅仅一年禾仓县已经变了样,城墙全部加高加固,有百姓商旅络绎不绝的进出,难以想象在去年这里还一片颓门败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