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每根辐条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筒,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水筒自动注水,装满水的水筒到达顶点,水筒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中,流到指定的位置。
渡槽是输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渠、溪谷、洼地等的架空水槽。
不过沟渠也是要挖的,可以蓄水和防止内涝。
唐一璇一一记下来,再将地图与农田分布图结合来看,画了三条比较合适的沟渠路线,打算年后在会议上讨论,选出一条最佳路线。
明天就是腊八节,古有腊八过后就是年的说法。
家家户户在腊八节这天都要喝腊八粥,有消灾祈福,喜迎新春之意。
唐一璇刚起床,便听知书说哪些人家送了腊八粥过来。
还有膳馆里的厨娘一大早煮了十桶腊八粥,已经按她的吩咐,给县城里的孤寡妇孺送去了。
包括在县衙做事的每个人,都收到了膳馆煮的腊八粥。
唐一璇嗯了一声。
洗漱后,她前往西花厅给崔氏请安。
为了保暖,唐一璇里面穿着裘衣,外面裹着大氅,每走一步都感觉自己沉甸甸的。
还好这一路的积雪被扫到一旁堆了起来,不然她踩在雪里,会要像拔萝卜那般,把自己的腿拔出来了。
“娘,儿子来给您请安了。”
唐一璇走进西花厅扬声喊道。
搁在平时,崔氏已经站在门口了,但她走进卧房,崔氏还坐在炕上,一脸愁眉不展的表情。
唐一璇见状猜测道:“娘可是担心大雪封路,表哥在路上出什么意外吗?”
崔氏回过神来愣了一下,看着她说:“也不知道你表哥走到哪里了。”
唐一璇安慰她:“他身边人很多,又有影五在,想必应该会就近找人家躲避风雪,不会傻傻的冒着大雪赶路的。”
崔氏听到最后一句,眼角微微抽动。
“你呀,但愿吧。”
崔氏叹了口气,急也没得办法,关心女儿道:“你是这个时辰起来的?喝了腊八粥吗?”
唐一璇盘着腿坐在炕上,摸了摸鼻子:“还没。”
“你真是。”崔氏没好气的抬手点指着她两下,随即叫孙嬷嬷去端腊八粥进来。
孙嬷嬷去而复返,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摆放在案几上。
唐一璇吃着甜甜的腊八粥,一脸享受。
崔氏看着她犹如猫儿吃鱼般的表情,眼里逐渐流露出温柔的笑意。
来到清川县已有数月,她和女儿还活得好好地,女儿比以前善于表达了,气色也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