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乡路过金陵,御医还给自己包了200两的利是。
孙山自信满满地说:“岳母,等我有空了,一定会监督锵弟读书,不考个秀才回来,怎么也说不过去。”
陈氏大感欣慰,欢喜地说:“我就知道阿山对锵哥儿好,你们从小一起长大,锵哥儿最喜欢你。”
顿了顿,笑着说:“也最怕你。有你在,锵哥儿不敢偷懒。”
何三老夫人慈爱地说:“有山子这个进士教,相信锵哥儿学业一定更上一层楼。”
孙山和何三老夫人,陈氏聊了一会儿,就由何三老太爷,何离锡领着去见何二老太爷,当然肯定要带上礼物。
陈氏等孙山离去后,皱着眉头地问:“阿娘,云姐儿生孩这事,阿山知不知道啊?”
刚才孙山提是提了云姐儿,但没有提孩子,看样子孙山还不知道。
何三老夫人摇了摇头说:“看样子应该不知道。你公公和相公保准没说了。”
想了想,接着说道:“算了,我们不说,让孙家人说吧。”
陈氏担心地说:“婆婆,怎么办?哎,云姐儿怎么就不能如偿所愿呢?”
也不知道孙山介不介意,看孙家人挺介意,特别苏氏,他们去看云姐儿和孩子,笑得那一个勉强。
何三老夫人安慰地说:“介意又怎样?孙家还能反了吗?”
何家才不怕孙家,就算孙山现在当官了。也只不过一个七品官,对于农家子来说是“天花板”,但对于何家这种大户人家,还不够看。
云姐儿要不是婚事难,也轮不到孙家来娶。
陈氏也是这样认为的,只不过孙山的情况比较特殊,前面四个姐姐,只有他一根独苗苗,大家肯定千盼万盼能够开枝散叶,传宗接代。
孙家人不高兴能理解,但不代表看他们脸色做事。
幸好给云姐儿陪嫁陪了不少人过去,所以打架也好,骂架也好,云姐儿也有人帮衬。
陈氏想了想,还是孙家人告诉孙山吧,他们何家人就不说了。
孙山依旧不知道自己“喜当爹”,正在何二老太爷家里做客,还见到何书骏。
何书骏见到孙山也高兴,欢喜地说:“阿山,你终于回来了,太好了。”
好久未见这个挂名堂哥,孙山也很高兴,笑着说:“骏哥,这些日子可好?我在京城无时不想回来,跟你见面。”
好,是不好的哩。
何大老太爷让何书骏带家书回来,里面竟然是批评他们这些落榜生的话,当然还连累了在老家的何家子弟。
更重要信中把何二老太爷骂得狗血淋头。
结果第二天,何家族人就在“何氏大宗祠”前集合开会。
第三天他们这些继续考功名的学子就要“闭关”苦读了。
有举人身份的还好些,秀才身份,童生身份要是被看到在村里闲逛,甭管是什么原因,先捉起来打骂一顿,再听解释。
合理的就放行,不合理的就让家长领回去打板子。
一时之间,何家子弟人心惶惶。
去读书的去读书,不去读书的待在家里读书。
大家可不敢在村中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