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座大山里走来赶场的人,在路边坐着歇气,看到丫窝山场已搭起了摊蓬,场内已人来人往了,再看对面的山腰陆续走来赶场的人,有的顺着坡势边走边跑着下坡。
三婶和王圆妹看到这场比前场人多些,因为是阴历的六月,田里的活做上岸了,是种田人闲的日子。这时,三婶的脸色忽的沉了下来,朝附近山顶望去,说:
“圆妹,这场会不会闯来山鬼子?”
三婶说的山鬼子,是在人们口中、故事里传说的一种“鬼”,说道他令人毛骨悚然,山里人把土匪喊成“山鬼子”。王圆妹警觉起来,在对村口边看去,在心里说:“我也是这样担心的。”她叹息道:
“唉,每场,这心里在悬着做生意”。德虎插话道:
“我不怕,山鬼子来了,雪春我牵着你跑”。
“恩”。雪春对他一笑,点头应着。
“圆妹你看这小子,关键时候,娘都想不到,倒是照顾雪春。”
王圆妹直起腰,捂嘴而笑。雪春望着母亲,笑眯眯的看着她说:
“三婶,我娘这阵子,多好看!”说完嘿嘿地笑起。一个袋子里盛着干辣子,她坐在那儿捡辣子把。王圆妹瞪女儿一眼:
“傻孩子,娘老了,哪能说上好看”。
三婶拿筷子翻着油锅里的粑粑,答话道:
“雪春告诉你,你娘年轻时,脸上红扑扑的留一条长辫子,丫窝山的人夸你爹娶了个天仙”。
“哎呀,三婶老黄历拿到现在看,有什么用”三嫂边忙边说:
“不承认随你,凭你现在这模样,我要是男人,还担心配不上你,娶不到你哩”。她呵呵的笑一阵,接着说,"要是你能有人家太太、小姐那样穿戴在身上,你这样子更迷人了。"说完,她那对厚唇呵呵的笑开了。
赶场的朝她们摊子走来,一个背着背篓的中年人,喊道:
“大嫂,来碗米豆腐,路上热慌了。”
“大哥,路上赶场来的人多吗?”中年人答道:
“人多,来赶场,会想到你们这儿摊位,在半路上口渴想到你这里的米豆腐口味好,做的鲜凉,每场少不了要来上一两碗。”
“这场卖什么货?”
“背来些药材,被外地的生意客收走了。”
三婶这边也忙开了,炸好的糯米粑放在油锅上一个铁碗内,铁碗是半圆的,糯米粑放在铁碗边,有油的热气热着,三婶手里的铁钳子,在油锅里翻动着,将炸好的放上铁碗边,粑上的油在流回锅内。德虎在一旁跟人找钱。
生意稍微松了趟,小儿德彪跑来,抓了个糯米粑,转身跑进了人群里。德虎说:
“肯定是去溪里翻鱼。”三婶说:
“我话还没说出口,他已无影无踪了,嗮的像条泥鳅。”
“德虎哥,和你在溪里放的松柏枝上虾了吗?”
“明天息场我们去看看。”
雪春一阵欢喜的望着他,德虎跟他做一个鬼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