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古人都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上战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总有一天我们会拥有自己的钢铁森林。”)
(学文,是为了能让我心平气和的与人交谈
学武,是为了能让人心平气和的与我交谈)
(信息站,科技站……看似更人性化站争的背后,实则是更惨烈的付出)
——————
都是钱啊!!!
9。8亿,强盛些的时空皆是咬牙切齿,特别是户部,听到什么赔款,简直痛心疾首,这些钱够朝廷做多少事啊!
后世朝廷也真是挺不容易,听听天幕说的,先是八国,好不容易朝迁市变,都不知有没有缓过劲来呢,又变成了十七国!
240万兵力啊,不少人叹息。
……
刘邦听着后世兔家朝廷的不易,想想如今的汉室。
秦末战乱,楚汉之争,中原遭到极大破坏,人口锐减,经济凋敝。
他这个皇帝和那些开国功臣捉襟见肘,何尝不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
可匈奴迫在眉睫,哪里会在乎中原是何情况,看中原如今困窘,冒顿谋杀了单于王父,自立为王,侵略四周,边境的大汉良民,被匈奴剥削为奴隶。
对匈奴来说,汉,就是一块肥肉。
韩王信投降匈奴后,冒顿长驱直入,兵锋直指中原。
刘邦亲率大军平定叛乱,首战告捷,韩王信逃亡匈奴。
但危机并没有结束。
曼丘臣、王黄等人拥立赵国王族后裔赵利为赵王,网罗韩王信的残兵败将,和韩王信、匈奴密谋,准备联合起来攻击汉军。
……
刘邦不是贵族,开国元勋是一帮泥腿子,哪怕建立了汉,根基并不牢固,一有风吹草动,对新政权不满的人就很容易搞出一点乱子。
冒顿抓住了这点,“以汉制汉”。
可是左右贤王联合王黄,迎战刘邦亲率的汉军主力,竟然一触即溃。
打不过当然要跑,于是,匈奴向北跑,汉军往北追。
冒顿身边有这些汉奸,对汉军了解更甚。
他把精锐部队和肥壮的牛羊全部藏匿起来,每次汉使看到的都是一派凄凉景象——人是老弱病残,牲畜是瘦骨嶙峋。
于是先后十几位使者汇报给刘邦同样的情报,匈奴不堪一击。
当刘邦亲率先头部队抵达平城的时候,冒顿单于几十万精兵发起合围,将刘邦围困在平城旁边的白登山上。
……
白登之围,汉军被困七日,刘邦死前还咬牙切齿不忘此仇,其实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刘邦被匈奴包围,匈奴又险些被汉军给包围了。
后来,刘邦采纳陈平之计,重赂匈奴阏氏,冒顿解围之一角,汉军得以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