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这个梅花样子的送向子,这个牡丹的送施洋,这个给春天吧?好不好?&rdo;羿丹手里提着一大串的景区木雕问薛润。
难得,他把薛润家里的人都当成了自己的子侄,对他们比对自己那些徒弟都要好上百倍,平时也是暗地里嘱咐了徒弟们,千万要跟向子他们好好相处,那边只要想要什么,不用提都会巴巴的送上门。
奈何,杨向子跟施洋就是个异类,随现世那些世家,宗门对他们有多么的羡慕,他们对琼和他们凑上来的巴结与讨好,一向是冷淡的很,很有一副守着清贫,守着师傅就知足的样儿。
&ldo;随你。&rdo;薛润看着羿丹提着那对绣花虎头鞋,难得的勾下嘴巴,春天都幼稚园了,这样的满月鞋大概是穿不得了呢。
见薛润很满意,羿丹也满意,他勾勾指头,琼欢不知道从那里跑出来,接了东西有迅速消失了。
薛润心里足足的叹息一下,这还叫旅游吗?不叫吧?那这叫什么?
杨向子愁眉不展的看着琼欢,琼欢手里拿着一大把旅游景点买来的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外加一双虎头鞋。
&ldo;我师父……他还好吧?&rdo;
&ldo;好着呢,一会子说是要去山里的溶洞溜达下。&rdo;琼欢笑嘻嘻的。
&ldo;那我师父的脸色如何?&rdo;
琼欢吸吸鼻子,撇下嘴:&ldo;能有如何,见到我师父自然是不会好,要是他身边换了你们大概会更高兴吧。&rdo;
要说琼欢这人,实在是直慡的很,说什么都不会遮盖着,其实要是达到他这个境界,也没必要有那么多遮着掩着的事儿了。
&ldo;那确实,没说什么时候回来吗?&rdo;杨向子郁闷,又追问了一句,虽然这两天他都是不停地在问。
&ldo;你要担心,我送你过去,晚上吃了饭,没事儿了,消消食儿,溜个弯也是好的。&rdo;琼欢笑着建议。
&ldo;你师父同意?&rdo;杨向子很惊讶。
琼欢失笑,一屁股坐在院子门口的台阶上,用一种很郁闷的语调,带着一丝怨气到:&ldo;真当我师父是绑架犯了,没那么多讲究,师父就是觉得,师伯吧,宅家里不对,那书上说了这是网瘾,得戒!总之吧……宅着是不对的,要多出去走走。&rdo;
杨向子大恨:&ldo;该着你这么说,还是为我师父好了?&rdo;
&ldo;那可不是,自然是为你师傅好。我说师弟,咱不是外人,我也不瞒你,你生气,那就生着,以后,但凡你有什么要求,你提,只要不要我的命,就是你要我也给不了你。反正,你想要说什么,尽管说,咱家家底还是很厚的,唯独师伯这件事,你就成全成全。
我都跟了师父多少年了,你是没有看过我师父过的那日子,多少年了,就抱着一块石头活,看着忒没劲,我师父,那是什么人,我跟你说了你不了解,我就不愿意看他这样……&rdo;
琼欢讲了半句话,杨向子转身进了院子,关了门,实在不耐烦这家伙每天老调长谈。
秘境里,二当家一如既往的在砍树,如今已经背到中学生守则了,他那一身肥肉,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已经甩出去上百斤,大概是对命运屈服了,如今,他不言也不语的可劲的砍着那颗根本砍不倒的树木,完全不知道背后有个人,带着一脸诡异的神色在端详着他。
第42章
书上说,人是跟着时代走的,其实这话说错了,其实人类是跟着流行走的,打钻木取火那会子,流行这个东西就存在。
如今流行什么?寻仙啊!
不光国内寻仙,就连好多外国友人也都学会寻仙了。为了响应寻仙文化,创税增收,现今这华夏国,但凡是座有故事的山峦,一定会被挖掘出好多好多跟修仙者有关的故事。虽说官方一直对这种文化不予评价,但是旅游带来的难以估量的旅游业收入,还有对华夏各朝各代的各种古文化的探究、研究,无疑对时代还是利弊两半的,利在于大量消耗的消费品,弊端在于,这个时代疯子越来越多了。
去年八月开始,自电视新闻到一些报纸、杂志、电视节目、电影陆续的会演绎一些小故事、小悲剧、小丑闻,这些被评价为蠢得不能在蠢的一些现象,就是如今流行的寻仙现象。
这种润雨无声的方式,不温不火,却行之有效,毕竟因为一次海市蜃楼而引发的全民修仙行为还是有效的控制住了。前一阵,很多打着修仙旗号的馆所也被狠狠地打击了一番,随着电视节目的一路揭发跟踪,清醒的人算是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