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太阳出现在西边,而狼山位于后套平原西北侧,晋匈联军自然是背向太阳下阵。
显然,桓熙是要把会战的时间、地点两大优势全都占尽。
正当苻苌愤愤不平的时候,苻雄却道:
“王渊,你再跑一趟,告诉桓熙,我答应了,明日午后,我将与他在狼山附近会战。”
苻苌大惊:
“叔父!为何要答应他!”
苻雄没有急于回答,只是先让王渊离开,才与苻苌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苌儿,我们拖不起,且不说桓熙是否会在僵持期间彻底驯服匈奴人,我们还得注意拓跋鲜卑的反应。
“迟则生变,一旦拓跋什翼犍真的下定决心,抛开国内的矛盾,出兵河套,我们遭遇前后夹击,必将遭致灭顶之灾。
“今日答应桓熙,虽说让他占了些优势,但不足以影响大局。
“哪怕他见势不妙退回大营,那些匈奴贵族眼看他失败,也会倒戈相向,没有了匈奴人的支持,桓熙退守大营,等同于身陷死地。”
苻苌听了叔父一番分析,终于不再反对。
再说王渊,他再次来到晋军大营的时候,已经临近黄昏,在马背上颠簸这么多趟,险些拆了他这把老骨头。
桓熙听说苻雄答应了自己的条件,便也同意明日午后出战,王渊又只得快马加鞭,赶回黄河南岸。
当天夜里,桓熙将刘阏陋头唤来自己的帅帐,与他当面叮嘱明日在战场上,匈奴弓骑应该如何行事。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狼山脚下三座大营都在生火造饭。
弓骑大营的营门外,狰狞的头颅还悬挂在上头,一车车的长弓就从晋军大营运了过来。
匈奴弓骑们面面相觑,不知是何意,还是刘阏陋头得知消息,出面为众人释疑:
“今日会战,弓骑皆负双弓,一为骑弓,一为步弓。”
众人哗然,步弓的拉力远大于骑弓,他们之中许多人骑在马背上,根本就开不了这么重的弓,实在不知道为何还得让他们将步弓带上。
然而,刘阏陋头只是用了一句话,就平息了议论:
“这是桓公的军令。”
经历过之前的事情,匈奴弓骑们都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甭管桓熙的命令有多离谱,只管照做就是。
桓熙此番北上,携带了三万张弓,其中大部分都是留作备用。
因为他事先也不知道自己会在河套平原与苻雄经历多少场战斗,总得留足了备用的武器。
否则步兵砍断了刀,弓手拉断了弓,就得赤手空拳上去与人撕咬。
这种没有武器储备的战斗,只存在小说之中。
用过早膳后,刘阏陋头遵照桓熙的叮嘱,都在让匈奴弓骑适应晋军步弓的拉力。
桓熙送来的步弓皆为一石二斗,比唐朝军队的制式步弓要重了两斗,与宋朝禁军步弓手在考核时所使用的步弓相同。
宋朝军事虽然拉胯,但宋代的弓兵还是值得称道,由于北宋缺马,面对辽、夏的游牧骑兵,也逼得他们必须重视弓箭手在战场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