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马的耐力还不如人,驮着骑士与他们身上的盔甲、武器,在战场上毫不停歇的来回冲锋之后,早已是强弩之末,也不可能真的把张遇以及他的两万步骑全数留在战场。
一番追击之后,还是有万余人跟随张遇逃回了洛阳,其余人或死、或降、或往其他方向逃跑了。
桓熙留下步卒看管俘虏,带着骑兵们再度来到洛阳城外,此前架设的那口大锅早已被掀翻,粟米也倾倒在了地上,不知是谁人所为。
洛阳城门落下,晋匈骑卒在城外山呼万岁,以欢庆胜利。
而城墙上的守军脸色惨白,好不容易逃回来的一万余将士,更是心有余悸,惶恐不安,生怕晋军攻城。
经历一场大败之后,洛阳军心动摇,如果桓熙真的率部攻城,没准在付出一定的伤亡之后,真能光复旧都。
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苻健正在火速南下。
桓熙来到城下,大喊道:
“为父自去,遇儿无需相送。”
说罢,便带着骑兵们离开洛阳,向西班师。
张遇看着晋军嚣张的远去,只感觉到气抖冷。
正当他愤恨地拍着栏杆的时候,此前还在劝阻他莫要出兵追击的谋士杨蔼,却一改先前的态度,鼓动张遇道:
“主公!晋军新胜,将士骄纵,如今急于西归,必然无备,若是主公再领一军,出城追击,定可大胜,汉末时,张绣听从贾诩之谋,就是以此法击溃魏武的后军。”
然而,看似对桓熙怨气冲天的张遇,此时已经不愿出城再战。
这一战虽然败了,但世人也将看到他敢于追击的勇气,对于张遇来说,就已经心满意足。
如果出城再战,就不一定有这么好的运气能够逃回来了。
“军中士气低落,将士没有战心,不宜再追。”
张遇摇头道,虽然他嘴上没说,但内心确实对桓熙生出了畏惧。
盛名之下无虚士,桓熙征战数年,夺下这么大的基业,无论是他自己,还是麾下的精兵,都不是浪得虚名。
毕竟但凡桓熙的步卒差劲一些,说不定过还真能让张遇换家,一如南北朝末年的邙山之战,东魏的左路军被西魏右路军击破,而西魏的左路军也被东魏的右路军击破。
真要出现这种情况,胜负属实难料。
不能说张遇在后撤过程中,决定回身接战的指挥是错的,只能说,桓熙以三州之地供养的精兵,就是要比张遇以许、洛之地供养的精兵更强。
实际上,不仅是张遇,就连那些侥幸逃回来的将士,也都已经丧胆,不愿再战。
听得张遇回绝杨蔼的提议,众人无不暗自庆幸。
杨蔼还在为自己的建议没有被采纳而遗憾的时候,殊不知,桓熙其实并未离开太远,就在西侧设伏。
又不是只有杨蔼一人知道汉末的故事,桓熙比他清楚得多,又怎么不会防着张遇败而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