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知府外已经异象连连,半边霞云正午当空,笼罩于府上,片刻却又散去,观者无不称奇。
却说那一僧一道再入凡尘,离了境中那丰沛无比的灵气,仙草之灵再无法窥见流转生气,那黛色璞玉更是宛如死物一般,彻底沉寂下去。
那僧还道啧啧称奇,不知其变化乃是何缘由。
其实不过三界中能量不同而已,仙人入凡,一身本领尚且不能完全随意施展,何况这未化形的仙草?
虽然已生出灵智,且灵力非凡,终究难以凭借一己之力抵抗天道规则。
不过既然她想要体会一番,作为修道之人,对于此等可顺手而为之事,自然无有不应。
某日行至人间最为繁盛之地,此日正逢二月十二,百姓齐聚花神庙,热闹非凡。
却唯见一宅院之中异兆连连,霞光冲天,更可闻哀嚎连连,忙碌声喋喋不休,不绝于耳。
那比丘尼放眼望去,更见当中光华流转,本为大吉之兆,但有它运相逼,水火相抵,催得身处当中之人无法脱身,陷于其中,险之又险。
若能顺利渡过此劫,或有大福。
恰应那绛珠仙草入凡之命数,双双化解,岂非两厢合宜?
于是叫那道姑同瞧,卦算之下,正是一合适所在,便将绛珠之灵托于此宅中,随着一道新生啼鸣,此事便算了了一半。
如此尚还不够,凡人之魂魄托载躯体之中,可凡胎怎能长久容纳仙草之魂?
故而这黛玉也不可或缺,但不能离体,乃是为做万一之防,若真有□□消亡过早陨落之日,尚能保绛珠之魂魄不散,或能再入轮回,了却心愿。
便捏算好时辰,就上前叩此宅门,言说今日家中夫人生产,只是新生的姑娘先天不足,有一块法宝正可解此困厄,保姑娘安顺无忧度日。
按理这等没来由的说法,该是被当作唬人的神棍赶出去的。
只是这宅中夫人听闻之人,反倒说是要为女儿行善积德,姑且听她们一言,就算是为讨饭,也愿舍出家人几许薄银并斋饭。
一道一僧并未推拒斋饭,却双手不碰尘间铜臭之物,怕损了修为。
只言二人是见府中姑娘出生之时,有先天异兆,乃是神界仙草下凡转世而生,需有此玉护体,并自小强身健体,方能平安长大。
此府中夫人听闻之后,倒是依言应下,只管照做。
殊不知在这一僧一道叩门之前,已有大夫为她女儿诊出心疾,乃是先天娘胎里带出来的,恐怕寿命难久,有早夭之相。
正与这僧道所言契合,贾敏也不由得更信了几分,只为女儿悬心,如今不过是说佩戴玉石便可解灾,又有何不可?
哪怕二八之年仍有一劫,总好过幼时早夭,尚有回转的可能。
而那株仙草托灵于那青石之上,一时意识混沌,再醒来时已至人间,却恍然想起忘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
虽说境中河畔不知日月,但常有一人时时来此,同她说话,时日久了,倒也成个习惯。
只是这次一时兴起,竟忘了同她说上一声。
刚念及此,她就感受到自己被催着往一去处投身而去,
看来当是那一僧一道所说的“人间繁华地”了。
再度醒来的时候,已能明明白白地见着周围人与物,手中触感分明,只是总觉着好像忘了些什么,连自己的来处也不甚记得了。
但听得周围声声唤着:“黛玉,黛玉。”
这是她的名字么?
幼小的婴孩举起手,上下嘴唇翕动,张开嘴学着声音模仿。
可惜唇舌不展,发出的声音咿呀不成字句,恍惚听去,好似在重复一个音节:“娘、娘。”
周围的人顿时喜笑颜开:“夫人,小姐好像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