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心跟着点点头,“是啊,咱们店里现在人数刚好,为了煮面条特意雇个人不值当。”
说白了,开业之后能挣多少还是个未知数,可人工钱现在可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三个服务员加一个洗碗工,一人四百块月工资,每个月光人工支出就已经一千六了,相当于每天一睁开眼睛就负债五十多块啊,再雇新人连心觉得自己承担不起。
同理,包子、馒头、馄饨甚至煎饼果子那些适合老年人吃的早点都是必须有人专门打理的,也就不适合现在的小南风餐厅。
连玉拿着笔记本上她记录的那几个项目碎碎念,“一,得做起来方便,不用单独分出人手去;二,必须是软和的、适合老年人吃的。”连玉再次用笔头敲了敲笔记本,有模有样地对众人说道:“大家集思广益一下,肯定能想出来。”
连心和罗明俊从她说到第一条时就什么都听不见了,俩人不约而同地一门心思往“做起来方便”五个字上钻研。
连心眯着眼睛仔细回想《庞氏游食记》里关于各种早点的记载,甚至想现在就回屋去翻看一番。
罗明俊双手不自觉地摩挲自己的膝盖,这是他专注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这时新煮的一锅米饭好了,电饭锅从煮饭跳到保温时发出一声清脆的“哒”声。
邓玉梅抻着脖子看了一眼,站起来说道:“你们先想着,大米饭煮好了,我去把菜热一热咱们边吃边想。”
大米饭……米饭?米?!
连心和罗明俊互相对视一眼,都发现了对方眼中难以掩饰的激动。
“糯米饭!”
“八宝饭!”
连玉并不知道俩人同时叫出来的是什么难得的美食,但这并不妨碍她动作迅速地下笔将这两道菜写在笔记本上。
若说这个家里平时谁看《庞氏游食记》最多,那一定是连心,排第二的肯定是罗明俊无疑。而罗明俊又因为记性好,对《庞氏游食记》里的菜谱甚至比连心还要熟悉几分。连心研究菜谱时需要摘抄出来认真仔细地琢磨,罗明俊不用,只要他记在脑子里的东西,随时需要他可以随时脱口而出。
连心笑着看向罗明俊,“小罗你先说。”
罗明俊激动得语速加快不少,“我记得书里说过,湖北有一种叫八宝饭的小吃,把糯米、红枣还有各种干果蜜饯混在一起上锅蒸。”
连心一拍巴掌,笑得合不拢嘴,“巧了!我说的糯米饭是用香菇、虾米、肉和糯米一起上锅蒸。”
“你那个八宝饭是甜口的,我这个糯米饭是咸口的,正好两个口味齐全了。”
连玉等在一边,好不容易等俩人激动的情绪过去了,她紧忙开口问:“那咱们这儿有卖糯米的吗?糯米是啥米啊?”
连心笑着说:“糯米就是五月节包粽子的江米。”
连玉登时一懵,回想了一下连心和罗明俊刚才说的八宝饭和糯米饭的做法,犹犹豫豫开口问了一句,“你俩要包粽子啊?”
罗明俊噗呲一下笑出声来,“不是粽子,不管是八宝饭还是糯米饭,都不用包粽叶,直接上锅蒸就行。”
“你别说,还真有地方把粽子当早点吃,好像是浙江绍兴那边吧,吃的是咸肉蛋黄粽?”连心说着说着不自信起来,带着询问的眼神看向罗明俊。
“不是绍兴,是嘉兴。”说起这个罗明俊越加兴奋起来,“我小时候吃过一回嘉兴人自己包的粽子,用新鲜猪肉和咸蛋黄一起包的,特别特别香。”
罗明俊说起小时候三个字时眼睛亮晶晶的,像夜里高挂天空的星星。连心的心不由得一软,他也不过是个才十四岁的孩子,提起小时候却好像距离现在十万八千里一样。
“那待会儿我去粮油店看看有没有江米,有的话咱们回来就试着做八宝饭和糯米饭,顺便给你包几个鲜肉蛋黄粽子吃。”连心用宠溺的语气说道。
罗明俊听得脸蛋一红,十分抗拒被连心当成小孩子一样看待,但又很享受被呵护的感觉,总之心里就像冰火两重天,别扭极了。
邓玉梅热菜的工夫众人七手八脚地收拾出一张干净桌子来,碗筷刚摆好饭菜就端上了桌。
连心和罗明俊一边吃饭一边继续研究菜谱,邓玉梅和郭大娘说些地里庄稼的长势问题,卢月和燕萍贴着脸咬耳朵,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一个比一个脸红。
邓小米左右看看,问连玉一个她一直不太理解的问题,“二姐,粽子不都是包大枣蘸白糖吃吗?咋还有包鲜肉和蛋黄的呢?那还能蘸白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