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埃及在战前准备上也尽了最大的努力。
在这种情况下,战备是最大的问题。
当时苏联是唯一的武器供应国,埃及在武器的种类、质量,数量及取得时间等方面都受苏联中东政策的影响。
我们除以现有装备进行战斗外别无选择。我们只能以妥善的计划,果断的措施、对武器的合理使用以及高昂的士气来弥补物质力量的不足。
在这一点上,敌人判断错了。他们认为:1972年苏联撤走了军事顾问,从此埃及就失去了遂行战争的能力,埃及在没有获得能和以色列空军对抗的新式飞机以前,是不会发动战争的。
我们正是利用了敌人的这种偏见取得了成功。
(五)埃及考虑过军事战略的基础‐‐阿拉伯国家进行战争的能力。
我们把联合叙利亚、最大限度地发挥埃及自己的力量遂行战争作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作战方案。
1973年10月6日,阿拉伯国家以先发制人的进攻开始了作战,此后进行了多次战斗。
叙述这些作战的细节是困难的,本文只能作扼要介绍。
1.在战争的计划与执行两个方面,埃及都充分发挥了主动性。
2.我们是在充分认识到敌人在空中力量包括飞机质量方面古优势的情况下开始战争的。
3.突破了乍看起来是难以克服的苏伊士运河防线。
4.由于忠实执行了作战计划,巧妙地使用复杂的武器,土兵勇敢,指挥卓越,我们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战斗。
四,十月战争的成果
(一)战略上的成果
1.以色列的目的在于防止埃及军队的渡河进攻,歼灭渡过运河的部队,进而导致埃军失败,使埃及屈服于他们提出的政治条件。
以色列人谁都不怀疑这一点的实现,其他国家也抱有同样想法。
2.
我们的目标在于挫败以色列的&ldo;安全&rdo;政策,击退西奈半岛以色列军队的主力,并尽可能多地消耗敌人,使敌人认识到继续占领阿拉伯国家的领土是要付出极高代价的。
以色列的军事战略目标达成了吗?埃及的情况如何呢?
3.
我军渡过苏伊士运河,突破了巴列夫防线,打败了敌人的大部队,重创和击退了敌人。整个战争的结局使中东地区的力量对此发生了变化。
4以色列的&ldo;安全&rdo;政策遭到了破产,认为国境线安全可靠的想法变成了泡影。很明显,以色列是中东局势紧张的根源。
1967年以色列在认为不安全的国境线上获得了胜利。对比之下,这次却在认为安全的国境线上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