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刹那间,顾珩记起了遗落的事,他立马转身往街道上望去,可那名绾色斗篷的女子早已淹没在人海里,不知所踪。
&ldo;怎么了?&rdo;李笙拍了拍顾珩的肩,顾珩一愣,把目光从人海中拉回了李笙身上。
&ldo;没事。&rdo;顾珩的语气有些失落,他看到眼前站在一起的李笙和邱妙妍又疑惑道:
&ldo;你们怎么了?&rdo;
李笙用余光扫了一眼身旁的妙妍,严肃道:
&ldo;出事了!&rdo;
听完这话,顾珩神情忽然严肃起来,一旁的邱妙妍看着这神色紧张的二人,觉得自己略微有些尴尬,于是随机编出一个借口:
&ldo;呃,那个我还有事,汤圆咱们下次再吃吧。我先回去了,二位公子再会,再会啊。&rdo;说完便一溜烟地跑走了。
&ldo;醉烟楼不是西边吗,她为何往东边走?&rdo;顾珩留意到有些许不对劲,不过这些不对劲都被李笙接下来的话而忽略的一干二净。
据李笙说,他收到密报,有大批青衣暗卫于昨夜聚集于千寻山的宣河河岸和夷险滩的夷河河岸。
顾珩听完身体一怔,青衣暗卫是他多年来培养的一小部分力量,在平日,他们与正常人一般生活,但是一旦顾珩以飞鸽之信加以玉石之印下达命令,暗卫们便会倾巢而出,为顾珩效力。这次暗卫的行动顾珩毫不知情,既没有飞鸽传信,玉石也贴身挂在脖子上未曾用过。
&ldo;有人在暗中捣鬼?&rdo;顾珩道。
李笙与顾珩抱着同样的想法,并且在这瞬间,他二人也同时想出了一个名字‐‐邱妙妍。
对于邱妙妍,他们与她说熟也不算熟,她不可能知道顾珩的青衣暗卫之事,但若凭借她的能力,她想知道,也不是不可能的。
为何是在宣河和夷河?顾珩不解,这两条河流一只在洛城的东北,一只在西北,两条河流于城外相交,汇成了一条围绕洛城的护城河。
就在二人不明所以的时候,李行气喘吁吁地向二人跑来。他跑得太急,以至于弯下腰来双手撑着膝盖喘着大气,他手上紧紧攥着一封信。好不容易喘上口气,李行连忙把手中的信交给顾珩。
&ldo;少爷,出,出大事了。&rdo;
顾珩连忙拆开信件,一旁的李笙也着急地凑过来看。
信件上以顾珩的口吻命令全体暗卫准备三千斤的青石散,然后分为两队,在寅时分别于宣河和夷河上游投掷。
李行接着道:&ldo;我今日收到大刘的传书,说下一步请指示。我想着平日里少爷您是绝对不允许暗卫主动来找您的,觉得事情有些古怪,我就去了大刘那儿一趟,要来这封信,才发现出事了。&rdo;
顾珩看着信上的笔迹和自己的十分相像,若是与自己不太亲近的人,是绝对发现不了差异的。此人一定研究过自己的字体,那便是熟人,既然是熟人,飞鸽传书之事也暂且想得通。只不过这玉印,是自己的私密之物,自己终日挂在脖子上,绝不可能有人盗取过。
第7章阑珊处
思考间,李笙不经意问出一句:&ldo;你这玉石可在哪遗失过,或者以前曾借给谁看过?&rdo;
顾珩思索道:&ldo;玉石是我两年前亲自刻的,从未丢过,也出不了岔子,更不会借给谁看过。&rdo;
李笙又问:&ldo;那可曾有什么人见过与你玉印相似的东西?&rdo;
&ldo;相似?以前倒是有个差不多玉佩,好像小时候就……&rdo;顾珩一诧,好似想起了什么,又觉得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嘴巴惊讶地微微张开,眉头又似往日般皱起,眼镜里有丝丝亮光。
少顷,顾珩又像是想通了什么,微微笑着低下头来叹了口气道:&ldo;唉,我在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呢。&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