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动机的试车工作,到试制机组装,再到试制机的试飞工作,还有首飞测试等,这个时间段,最少需要两年。
就这,两年时间,还是最短的。
如此便意味着,从六三年年初开始立项,明年年初的首飞测试,这里需要一年的时间。
从首飞测试到量产,还需要一年时间。
也因此,三架试制机,便是邱宗岳跟上面商量之后的结果。
陈国华很清楚他们为什么这么急。
甚至,陈国华都非常清楚,这三架试制机的首飞场地,绝对不会是在京城,而是在东北、西南和西北这三个地方。
或者说,从一开始,它们的去向,就已经注定了。
“没问题!”
安闻川他们都肃然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陈国华没有废话,一句开工,便带着众人扎进了繁忙的工作当中。
众所周不知,一架战斗机的诞生,必须经过论证、设计、试制和试飞四个阶段。
但是陈国华他们研制的这两款战斗机和轰炸机,根本不需要经过前面两个阶段。
主要原因便是陈国华拿出来的这两款飞机,技术理论已经非常成熟,设计图纸和参数也是正确无误的。
其次便是戴希璋、安闻川他们也无法跟陈国华进行讨论这些技术问题啊,毕竟后者拿出来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技术,都是非常超前的。
要知道,陈国华拿出来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是直接对标北美的黑鸟侦察机和B58。
黑鸟侦察机就不说了,B58战略轰炸机的话,那可是北美在六十年代最为主流的轰炸机。
在女武神出来之前,这款B-52同温层堡垒轰炸机就是当时北美所有战略轰炸机当中,唯一可以发射**的型号。
就这样两款飞机,戴希璋他们根本就不懂,怎么可能跟陈国华进行技术讨论?
因此,振华研究所需要做的就是只有两个过程:试制和试飞!
试
制就不说了,从年初到现在,陈国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沉浸在航空发动机实验室里,便是在完成这个过程。
等试制结束之后,就是试飞了。
试飞,顾名思义,就是在真实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和产品试验的过程。试验对象是各种各样的飞行器,比如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以及专用试验研究机等。
当然,陈国华拿出来的这两款战斗机和轰炸机,技术都是非常成熟的。
但要清楚一点,那就是这玩意儿被制造出来,想要飞上天,也依然需要经过严格的试飞流程才行。
草菅人命的事儿,陈国华干不出来,戴希璋他们这些人也不会答应。
自然了,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制造出来的战斗机,肯定比其他飞机的试制过程和试飞过程,都会轻松简单很多。
只因为这些飞机,它们几乎都是在一个‘标准’之下被制造出来的。
而这个标准,已然经历了千锤百炼,技术参数早已经固定**。
众所周知,早期战机,试飞过程比较简单,常常由设计师、试飞员、试飞工程师组成,整个试飞过程完全是“跟着感觉走”,试飞结果很不托底。
因此,二战也好,或者之前黎明发动机制造厂研制的涡喷-6发动机,其试车工作也仅仅只是一百小时罢了。
也因此,这个时期,一款新型机只需进行十多轮试飞就可以定型投产。
这也是为何陈国华之前在六月份战斗机发动机进行试车工作的时候,为什么会象征性地只给出五百个小时的原因了。
毕竟这款战斗机的所有零部件,全都是在他设计出来的图纸框架下的技术参数进行制造出来的,只要从最开始的原材料工艺、铆接工艺等都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其他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