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虎之所以会改变计划,迫不及待的想要平息北疆叛乱。而非等到叛军弹尽粮绝的时候再下手,主要是就是因为洪峰,因为洪峰那高深莫测的用兵手法给他带来了一丝从未有过的压力。虽然眼下吠陀大半已经落入他手,但是未免出现什么变数,他才会决定尽快消灭北疆叛军,然后挥师南下,正面压迫南齐,逼洪峰与其正面决战。
其实吠陀参与北疆叛乱一事与洪峰并无干系,洪峰根本就不知道吠陀乱事,也正是出于对洪峰的重视,使得段虎判断错误,打乱了先前的计划,最终却歪打正着,加快了平息北疆叛乱地进程。
有一点段虎没有判断错,蒙达迦的确是跟洪峰有着一点关系,当初洪峰从吠陀绕路北疆之时,因为染上了疾,重病不起,在孔雀王城停留了将近半个月,而在这半个月中,正是蒙达迦悉心照顾他。出于感恩洪峰将自己家传地一部分破山拳和拒马阵传授给了蒙达迦,与段虎所猜想完全不同。洪峰虽然精于计算,用兵如神,但是他也无法算计到七年后,段虎会在面对内忧外患之时,首先对与其相隔甚远的吠陀下手,这些只不过是段虎太过于重视洪峰,而将其妖化地错觉。
段虎在北疆已经正式展开了对叛军的攻势,而中原此时也变得极为不平静起来。为了对抗洪峰,赵炎和吕梁这这两名汉国的最高武将率领本部人马,在前吴国境内布置战线,逐渐一点点的将洪峰在吴国的军队挤压了出去。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却是,洪峰的主力并不在吴国,而是转战南下,以破竹之势,用熟悉南疆地形的沈靖为先锋,攻打大猛族,而他自己则率领小部人马,在大猛族和六大寨之间滋扰,切断他们地联系。
为了不让洪峰将大猛族就这样吃掉,段冰派人联系天一道,并以从海路提供粮草为条件,令其直接攻打南齐都城建安,想要将洪峰的兵力引回到南齐境内。在天一道地大军压迫以及段冰派出收买南齐朝臣的使者操作下,一封调兵令八百里加急,传到了洪峰的手里。可是这次洪峰似乎有所转变,没有听从调令,而是继续攻打大猛族,似乎有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意思。之后,在南齐丞相赵静的作用下,南齐国君连续发出了十三道调令,结果依然是石沉大海,这使得在建安的南齐君臣不禁怀疑洪峰想要自立。
迫于天一道的猛烈攻击,虽然大将杨继业还应付得游刃有余,但是未免出现意外,赵静出了个馊主意,向北迁都,暂时离开靠近天一道的建安,移都扬州。早已被天一道的猛烈攻势吓破胆子的南齐国君没有丝毫犹豫,就立刻答应了赵静的这个愚蠢的主意,带领这建安的财富和大量的百姓,向扬州迁移,而这一动摇国之根本的祸事并没有被南齐君臣算在赵静头上,反而算在了未曾回援的洪峰头上。
犹豫南齐迁都扬州,使得南齐的根基暴露在汉国的眼皮底下,虽然南齐和汉国有着一纸协约,但是面对这种对自己大为有利的局面,段冰岂能不将其把握。正当他想要下令甘池的水师顺势南下,先行进入扬州,拦截南齐国君的退路之时,一件意外却又打乱了他的全盘计划。
正文第531章
就在南齐国君迁都扬州的第三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将整个江北给覆盖了起来。大雪下了五六天才停下来,积雪有一人多高,不但将房屋掩埋在雪堆里,而且还压坏了不少的屋顶,而随后而来的冰冻天气更是雪上加霜,大量的平民百姓被冻死冻伤,汉国境内一片狼藉。
面对这种情况,段冰不得不停下进攻扬州,活捉南齐国君的计划,全力治理内部,大量的御寒生活物资在军队的协助下,运往了各地灾区,但这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然而在这个时候苍陇的朝堂之上却发生了分裂,由于敌方官府筹备的物资不足,特别是过冬的粮食准备不够,以至于他们纷纷上折子,请求上面允许他们动用泗阳仓的军粮救灾。
段虎这些年来不断的屯积军粮,以供应自己庞大的军队所需,除去各地设立的四五个民军两用粮仓以外,还有三个完全属于军用的粮仓,分别是平定仓、泗阳仓、镇平仓。三个粮仓中镇平仓的军粮已经在幽州战事和北疆平乱两件事上用得差不多了,而另外两个粮仓的军粮是段虎用来等处理完北疆叛乱后,对付东部联盟和南齐用的,所以在段虎发兵吠陀之前,曾对在家主事的段冰、柳含嫣、丁喜、贾渊和林重师等几个人叮嘱过,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准用那两个粮仓的粮食。正因如此当段冰在朝会上将开泗阳仓救济灾民地主意提出来之后。朝臣立刻分立两边。
以林重师、贾渊、李信为首的几名大臣坚决不同意开仓放粮,理由当然就是段虎临走时的叮嘱,而段冰和他的母亲大王妃柳含嫣的身边也聚集了不少如郭媛、时进等军机大臣,认为这场大雪非人力所能预料,不应该墨守陈规,应当以救济灾民为主。为了这件事双方朝臣在朝堂之上吵得不可开交,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没有办法压对方一头。
在双方争吵的时候,始终有一个人站在一旁沉默不语,这个人就是段虎最信任也是赋予最大权力的部下丁喜。丁喜很清楚林重师等人之所以这样抵制段冰的提议,主要是不愿意看到站在段冰背后地柳含嫣借由开仓放粮一事,增加民望,同时还影响到段虎的军机大事。在他们这些人眼中效忠的人只有段虎,至于段冰还不够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