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军事谋略学上下 > 第19章(第1页)

第19章(第1页)

地之险易,粮之虚实。计料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rdo;它所强调的谋略

客观依据是将帅能力、军事力量、地形、经济等诸因素。

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论天下大事的《隆中对》,是古代谋略史上的

突出典型。诸葛亮认为,曹操用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目前不能与之

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辅,可以为援而不可图:荆州

四通八达,是用武之地,但刘表不能守,益州险塞,沃野千里,但刘璋弱,

不知存恤,那里的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刘备既是帝王后裔,信义又著于四海,

等等。这里,诸葛亮对曹、刘、吴以及刘表、刘璋诸方的政治、军事、经济、

地理等条件作了精辟分析,从而为刘备制定了&ldo;联吴抗曹&rdo;的谋略,并提出

了实现这一谋略的步骤。当刘备依照诸葛亮的谋略办事时,便取得了胜利,

如与东吴联姻,赤壁之战,夺取荆州、益州等;当刘备违背诸葛亮的谋略时,

便遭受重大的挫折,如关羽鄙视东吴而失荆州,刘备一怒兴师伐吴而遭致彝

陵之败。

谋略只有具备了运用的客观条件,才能产生奇功异效;没有客观条件可

利用的、纯靠主观想象的谋略只能是败军之道。

古代兵家关于谋略客观基础的规律性认识:规律性。谋略客观基础不是

毫无联系的杂乱堆集物,而是有规律性的。古人对此已有一定的理解。他们

提出的各种高明的谋略,是对当时历史条件下客观存在的敌我、攻守、虚实、

正奇、强弱等等相反相成的矛盾,进行一定分析的结果。《孙膑兵法》说,

&ldo;知道,胜。&rdo;&ldo;不知道,不胜。&rdo;

&ldo;道&rdo;即客观规律。《尉缭子&iddot;战权第十二》强调,&ldo;战权在乎道之所

极&rdo;,说的就是战争的权谋在于对战争规律的理解。

利害共存性。战争中各种矛盾环环相扣,致使客观条件中的利害相互依

存,在同一作战条件下或行动中,总是利害相杂,利中有害,害中有利。《孙

子》说:&ldo;军争为利,军争为害&rdo;,军争之中就并存着利益和危险两个因素。

其他作战行动也大多如此。例如在进攻中,凡便于我展开兵力、冲击、发扬

火力的方向,也往往是敌人重点防守之处。军事上的各种被动形式,也会包

含着主动因素。比如,有计划地让出部分土地,可以换得一定的时间;放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