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既承认受其制约,又尽量使大自然为自己服务。&rdo;毛泽东从创建革命根据地
到对战争、战役的指导,都非常重视研究自然地理条件,把它作为决定军事
行动的客观依据之一。
(二)地理因素
地理包括天文地理(山地、平原、江河等)和人文地理(人口、资源等)。
地理状况直接影响着国防建设、战争潜力、战争准备和战争结局等,因而又
直接影响着军事谋略。
国家的地理位置和与邻国的接壤情况,是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不
同地理位置的国家,在武装力量建设上各有其特点,在战争准备上各不相同。
不友好的邻国较多、边界关系复杂的国家,受战争的威胁较大。地处世界战
略交通要冲或资源丰富的弱国,则常受超级大国争霸之害。
国家幅员、人口、资源等情况对进行战争有重大关系。广阔的空间,可
以使军队有回旋的余地,兵力兵器便于机动。这无论在国内战争还是在对付
外来侵略的战争中,都是一个有利条件。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开始革命力量
很弱小。但由于中国领土广大,革命力量有生存和发展的余地,&ldo;东方不亮
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rdo;,有利于到处发展革命力量,避免在不利条件下
与敌决战,同敌人绕圈子,以疲惫、消耗敌人,最后战而胜之。1812年拿破
仑征俄时,法军占有明显优势。但俄国有广阔的空间。俄国在退却中拉长法
军竹战线,争取不利于法军远征的寒冷季节,挫败法军歼灭俄军主力和逼迫
俄军求和的目的,最终使法军大败。中国在历史上虽然遭受过几乎所有帝国
主义列强的压迫和侵略,但是没有哪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能够完全并吞中国。
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足以支持长期
战争的资源,有雄厚的战争潜力。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战争空间太
大,对于进攻者和防御者来说,都有不科的因素,如需要更多的兵力,更周
密的协调保障等,这也对谋略家的全面筹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地形因素
地形是战争千变万化的条件中相对不变的因素。《孙子》说:&ldo;夫地形
者,兵之助也&rdo;,&ldo;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rdo;《百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