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毅来到书案之前,提笔在纸上写下了一首诗——《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京城,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便是你能否掌握我儒道杀伐神通的关键,若你能参悟其中真谛,便可以自然而然的掌握儒道杀伐神通!”魏毅将纸张交给了杜少陵,说道。
这首诗本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
但此诗却是借着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把菊花比作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
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
表明了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也透露出了自己的反抗意念。
其实,魏毅想让杜少陵掌握杀伐能力,只需要心念一动,
便可以直接赋予他“妙笔生辉”这个神通的能力。
但魏毅需要测试一下,这杜少陵有没有与自己一样的斗争和反抗精神。
而这也正是他需要的志同道合之人。
面对王权的腐败,世道黑暗,面对欺压与不公,是否愿意去反抗,有勇气去反抗。
只有这种人,才配得上使用自己的杀伐神通,与自己并肩作战。
共同对抗天人教,对抗这个时代,对抗王权,甚至是对抗天地。
以他对杜少陵的了解,他应该是有的。
只是有多少,那就要看这首诗对他产生的共鸣有多强烈了。
果不其然,当杜少陵看到这首诗的瞬间,那双眼睛顿时变得无比矍铄,无比明亮。
眼神中涌动着某种复杂而又触动内心的情绪。
魏毅也立刻看到许多金色光点,从杜少陵身上融入自己的识海之中。
这说明杜少陵看懂了这首诗的意境,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看完这首诗,杜少陵的目光不禁又看向了魏毅,目光坚定的点了点头。
透过这首诗他能够看出魏毅的宏图大志,看出他的宏愿。
事实上魏毅的很多诗词,都已经说明了一切。
而这首诗只是更加的图穷匕见,更加的直接。
面对这昏庸无道的王权,奸佞当道的朝堂,一味的不满和抱怨没有任何意义。
只有亲自去改变,去拨乱反正,去拨云见日。
开创那朗朗乾坤,才能真正的不负自己的才华与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