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现在如愿以偿了不是么,总比付出一切却一场空好些。相信以后,法律健全,那些人都会受到应有的制裁。”杨媛摇摇头,不会的,他这种制裁的说辞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以后律法完善后,惩罚的也是以后犯罪的人,对于这个年代钻空子,甚至“情势逼迫下的自愿”,别说现当下,就是法律健全的后世,也很难界定。李明宇也知道这种事实在难说,这一切都是如今特定环境下造就的悲剧。某些基层干部,有了那么一点点权利,就无限制的为难压榨别人,原本理所应当的手续,偏偏卡了又卡,尤其是女知青,逼迫她们做各种交易,着实令人不齿。他暗暗打定主意,可以写一封匿名信到京市知青总办,向上反映基层虐待外来知青的问题。“我只是在想,若是我当初也去当知青,会怎样?”杨媛几乎话已出口,不用别人说,自己心里就有了答案。就算她去当知青,她也不会走到这种地步,因为她知道,上山下乡会有结束的一天,她知道七七年高考会恢复,她也知道即便考不上,七八年以后,知青也会陆陆续续回城。她知道光明在哪里,所以铁下心也能熬过去。不过,真要是换成她的话,想来她找个人结婚逃避劳动的可能会非常大,杨媛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就她这小身板,真去下地,干不到一个月就得趴下。“你要是去下乡?”李明宇听到她的话,倒还认真设想起来,“我觉得你要是下乡的话,肯定去不到三天就得给人送礼,求分一个轻松的活。”说着还上下扫了她一眼,摇摇头。嗯?杨媛眼神马上不一样了。她这人吧,自己怎么埋汰都行,可别人说她,就不能乐意了,当即气呼呼朝他狠狠哼了老大一声,“我告诉你,你别门缝里瞧人,我杨媛别的没有,就是有一身骨气,但凡我下乡,就是在累死在地里,我也绝不会低头。”她说的毫无负担,振振有词,好像一百斤身体,真有九十九斤骨气一样,其实心里想的是,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就算让她从新开局,上了下乡的火车她也得跳下去,插队进村住进知青院,她也非得装病装瘫痪回去不可。让她这个一无是处的废材,去效仿全能女主在农村大展拳脚,臣妾真的做不到哇。“好好好,媛媛一身骨气,往后我打开门,大大方方看你。”其实李明宇没说的是,他当初还真有过去下乡锻炼的念头呢。当初章老师出事后,一位关心她的师兄,曾他来信说过一句话,说他天资聪颖,少有所成,一路走来尽是坦途,所想皆可得,着实顺遂,却少了炼心沉淀的机会。不妨将无缘空军和此次意外都看做是对自己的磨练,静下心来,去名去燥。他看了这封信后,觉得很有道理,想着到乡下去,看一看人们的生活,看一看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机器。只是后来李正阳受伤,他去了京市,看清楚了自己心意,最终现在来到了杨媛身边。而如果他的人生没有遇见杨媛,他想自己应该会到黄土地里走一走。所以,杨媛刚才说她要是下乡怎样怎样,他就突然想到了这个,也许另一种可能里,他们也会在乡下遇到,也会有另一种认识际遇。今天端午,中午杨媛下班去找李明宇吃饭。等下午下班,再和萧书婉一起回杨家,自从李明宇在火车站上班后,她嫌远,一直没去那边找过他。但他在食堂偶尔吃到不错的菜,都会打包一份,让她尝尝。只是,毕竟饭盒里闷得时间长,味道和刚出锅比不了,而且天热后,怕变味,李明宇也就不给她带了。昨天他说,食堂今天会包粽子,会给她带回来尝尝。但杨媛想到今天不能陪他吃饭,加上又想吃火车站内部食堂的饭菜,于是离婚今天早上吃饭前发现人不见得,也就是说,杨爸杨妈已经找一晌了。杨爸猜测会不会坐火车离开江田市了,所以跑过来看看。杨媛看着杨爸汗流浃背,说不动容是假的,五十的人了,从大清早找到现在,真是遭上不省心的孩子,父母该多费多少精力,关键付出了精力,人家还不念你情。恰好,李明宇远远朝她跑过来,看到她旁边的杨爸,脚下一顿,有些意外,却还是快步过来打招呼。杨媛只能跟他说声抱歉,今天怕是吃不成饭了。李明宇一听杨志康的情况,确实有些棘手,火车站人流量这么大,杨志康说不定夜里就扒火车走了,只靠两条腿,怎么找得着人,还得是借助组织的力量才行。“你打算怎么办?”杨媛能怎么办,这年代又没有监控,平民老百姓能干什么,报警呗,“我带我爸先去铁路公安报警,至于找不找得着再说吧,他要是想躲,一辈子也找不着。”其实她真不想管杨志康这破事,但现在又不能不要杨爸杨妈,而且从心底讲,他看到累成这样的杨爸,还是有些心软心疼。李明宇点点头,他也是这样想的,“车站派出所在这边,你先带叔过去,我给你们去打点饭,马上来。”杨媛带着杨爸去报警,正问话时,李明宇已经跑着过来了,提了布兜,手上还拿了几根冰棍。连此时的值班民警,他给人家一人一根请他们吃个凉快,最后还剩三块,全给了杨媛。民警接案后只能说尽力帮他们找,回去等消息。但杨爸坐不住,杨媛让他先吃完饭,他也没心情吃。外边大中午正热,又不忍心看他一个人这么走回去。杨媛重重呼一口气,只能骑车将他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