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岩喜不自胜,因为他知道,只要找到了太子殿下的下落,皇后娘娘还会有奖赏给他。
“老臣恭迎太子殿下。”宋岩小跑着出门,态度十分谦卑的跪地叩拜萧锦程。
作为青州城的知府,宋岩自然是见过萧锦程的,也一定会将这位太子殿下的样貌牢牢记在心中,毕竟这关系到他日后的前程。
萧锦程赶紧伸手虚扶,同时说道:“爱卿快快请起,是孤冒昧前来视察军情,打扰到大人了。”毕竟萧锦程还指望这位青州城知府给他银子花呢,所以态度也很谦逊。
宋岩稍有诧异,在中州城的时候这位太子殿下可是眼高于顶,从来不会这么客气的和他们这样的地方官说话。
作为州府官员,宋大人每三年要去京城述职一次。之前他在中州城见到的太子殿下,态度上和现在对比,简直判若两人。
不管对方态度如何,宋大人还是恭顺起身,然后在一旁引路。萧锦程径直走进大厅,坐在了主位上,也就是刚才宋岩所坐的位置。
萧天辰的那份奏报此时就在萧锦程旁边的桌子上,摊开放着。
宋岩进来以后,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轻飘飘的扫了那份奏报一眼,然后若无其事的坐在下首,一副听候萧锦程差遣的样子。
萧锦程自然注意到了宋岩的眼神,便也看向桌子上的奏报。这一看之下顿时来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将奏报拿在手里,从头到尾仔细的看了一遍。
宋岩内心忐忑,脸上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对萧锦程查看奏报表现的很是坦然。其实内心却在担心,害怕太子殿下觉得他和辰王关系密切。
萧锦程虽然面带微笑,表现的云淡风轻,实际上却是越看越心惊。
他没想到萧天辰和他的西南军,以及林老将军的西北军竟然经历了那么多,而且他们也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就连萧锦城自己也不能否认,这场仗虽然艰难,但是赢得很是漂亮,估计北狄和南诏以后都不敢轻易对大梁发起战争了。
最让萧锦程感到心惊的是萧天辰竟然率领大军前往北狄了。
现在的北狄正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各个部落之间战乱不断,而且刚经历了失败,很容易就能征服。
只要拿下北狄,萧天辰便又立了一个大功。
萧锦程一边看一边在心里琢磨,怎样把这些功劳归到自己身上,还不能得罪萧天辰。毕竟在西南军中,萧天辰的威望很高。
“六弟的奏报怎么送到大人这里了,不是应该他自己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中洲吗?难道大人这里有更快的传递途径?”萧锦程看完奏报又放回到桌子上,同时开口问道,听不出他语气中的任何情绪。
宋岩静静等了半天,还是拿不准太子殿下的态度,慌忙起身跪地回答道:“微臣也不知辰王殿下为何会将奏报送到这里,在这之前微臣从未见过辰王殿下,也从未参与过这次大战的任何事情。微臣只是尽责的维护青州城百姓的安全。”
其实宋岩多少还是说谎了,因为之前他和萧天辰是见过面的,那次见面的目的也确实是为了维护青州城百姓的安全。
这么多年,宋岩的为官之道就是从不结党营私,也不得罪其他官员,更不会得罪任何一个皇室中人。
说宋岩圆滑世故,做事老练确实不为过,但他也的确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把青州城治理的政通人和。所以城中百姓对宋大人一直都是赞誉有加。
虽然宋岩本人很敬重萧天辰的能力,以及他在西南军中的威望。但是他还不想和这位辰王殿下有太多接触,不想让宫里的人误认为他在帮辰王做事。
宋岩之所以把萧天辰的奏报直接摊开,放在桌子上,就是想让太子殿下看见。这样他就能找机会解释自己和辰王殿下并无关系,也没有参与到这场战争中。
大战胜利了,他没有功劳,失败了他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萧锦程温和一笑,说道:“宋大人别急,即便你和六弟见过面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他的大军就驻扎在城外,而且他也是为了百姓们的安全才不远万里赶过来的。”
“微臣从不参与军队的事情,也不知西南军驻扎在何处。”宋岩继续解释。
“无妨,这些都是小事情。宋大人打算如何传递这份奏报呢?”萧锦程并未让宋岩起身,双眸紧盯着宋岩的头顶,缓缓问道。
“微臣原本打算让皇后娘娘派来的使者把奏报带回宫里,现在既然您亲自来了,还是请殿下帮忙带回去吧,否则微臣只能通过驿站传递奏报,一旦丢失,微臣也承担不起责任。”宋岩说的很是真诚。
“母后派人过来了?什么时候的事情?”萧锦程面露兴奋,声音也有些激动。
“就今天早上,微臣正打算派人去寻殿下,没想到殿下就出现了。”宋岩抬起头,满脸堆笑的回答道。
“母后派来的人还在府衙里吗?”萧锦程迫切想知道宫里的信息,毕竟他已经很长时间没回去了。这段时间他不仅身边没人保护,手里也缺了银钱,让他觉得很是心慌。
“几位来使不在府衙里,不过他们告诉了微臣,他们的下榻之处。殿下若想见来使,微臣可带路前往。”
“那事不宜迟,我们赶紧出发吧。”萧锦程站起身大步迈向门口,想要尽快出发。宋岩也慌忙起身跟随。
刚走到门口,萧锦程又折返回来。宋岩不明所以,匆忙躲闪站在一旁。只见萧锦程返回来是为了拿桌上的奏报。
“孤打算尽快返回中州城,这封奏报孤就代为呈报给父皇了,宋大人不介意吧?”
“微臣感激不尽。”宋岩赶紧回答道。
萧锦程轻扯嘴角,将奏报装入袖中,再次迈步离开了青州城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