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围观人群又立马分成了两拨,一拨大妈大婶涌到了沈念红的摊位前,一拨年轻点的姐姐嫂子们往杜晓兰的摊位挤去。
“小姑娘,这是你妈还是你奶做的?”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婶,在尝过沈念红的辣酱后,惊奇地问道。
“是我自己做的。”沈念红答道。
大婶脸上的神色由惊奇转为感叹,她说道:“小姑娘不错呀,这辣酱是我在这个集市上尝到的最好吃的,你这辣酱是怎么卖的?”
“大婶,我的卖法也跟人家不一样,按勺卖的,我在家称过一勺大概二两左右,一勺六分钱,看你要多少。”沈念红一边继续给大家试尝,一边回答问话,她懒得带称出来,现在的称她还用不习惯,才想到了这个办法。
“这卖法倒是新奇,人家都是论斤卖的,虽说算下来你比别家贵了五分钱每斤,不过你这办法倒是不错,不想要那么多的,可以少买点,那给我来两勺。”大婶也是个爽利人,拿出自己篮子里的饭盒递了过去。
来赶集的人通常都会带上几个饭盒,像买辣酱、酱菜什么的直接就可以装回去了。
沈念红应了一声“好嘞”,就开始舀辣酱,这是今天第一笔生意,她有意将勺子装的满满的,让大家看着都舒服。
她将饭盒递给大婶,说道:“一共六分钱,谢谢大婶。”
大婶将饭盒盖子盖好,掏出一把零钱,仔细地数了两遍,才递给沈念红。
“小姑娘,给我也来两勺!”
“我来五勺。”
“一勺能不能卖啊?”
有了开头生意,那些试尝过的人都开始动起来,毕竟味道又好吃,还能不用一次买一斤,就有了一种省钱的感觉。
沈念红面对着好几个饭盒递到自己跟前,一边加快速度舀辣酱,一边嘴里回答着:“好的好的,不着急,一个一个来,都可以卖都可以卖,按勺卖。”
买完辣酱的人遇上熟人唠两句嗑,大家交流一下哪家摊上东西好,他们便推荐熟人过来看看今天新来的辣酱摊,所以,没过多久,沈念红的一坛子辣酱就已经卖光了。
沈念红第一次出来摆摊卖东西,便初战告捷,心情很是激动,她把手中收过来的零钱捋得平平整整,然后一张一张仔细地数了好几遍,一共是四块五毛六分钱。
她把钱放进小布袋子,塞进裤子贴身的暗兜中,再抚了又抚,看着不显眼了,才把目光投向隔壁的杜晓兰的摊上。
杜晓兰的摊上围了不少人,但看着东西却没少多少,也就是说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沈念红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放进背篓,将背篓放到杜晓兰的旁边,然后去工作处把自己的摊位牌子交了,东西卖完了,就不占着位置了,可以让后来的人继续摆摊。
交完摊位牌子的沈念红回到杜晓兰旁边,说道:“晓兰姐,我的辣酱卖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