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内双边友好贸易条约》虽然表面上一份贸易条约,但是实际上的内容,更像是一份军事条约。
其中条约规定,第一,大夏帝国保证内志王国的主权完整性,尊重内志王国对于阿拉伯半岛的主权宣称。
第二,大夏帝国将协助内志王国建立一支人数不少于二十万人的现代化军队,军队将由大夏帝国负责训练。
第三,内志王国将领土范围内,所有矿场资源,交由大夏帝国负责开采,运输,销售,矿产贩卖利润将由大夏帝国和内志王国平均分配。
第四,内志王国和大夏帝国,双方免除关税,商税。
第五,大夏帝国与内志王国结成防御性同盟,大夏帝国有权在内志王国领土范围内建立军事基地。建立基地费用由双方共同承担。
大致的条约内容只有五条,所以在后来的历史学家更喜欢将这份大夏和内志王国的第一份条约,称为《夏内五约》。
这一份夏内双边友好贸易条约的签订,正式代表着大夏帝国将势力范围拓展到了中东。
并且,大夏帝国在中东的影响,也是从这份条约开始。可以说,这份条约,正式代表着大夏从原来的战略防御态度,转变成为了战略拓张的态度。
这种转变,是大夏帝国国力提升,想要进一步加大自己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所以这种转变,是必然的。
而在当时,世界各国都在忙着战后重建,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
等到约翰帝国反应过来,得知大夏帝国将手伸到内志王国内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那个时候大夏帝国在内志王国已经驻扎了超过三万的帝国士兵。
得知这种情况之后,约翰帝国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了。
夏内双边友好贸易条约虽然主体条约只有五条,但是一些细节方面的条约却有很多。不过林逸可没有时间在这里跟阿齐兹详聊。
所以他让顾弦之留在了米纳港跟阿齐兹继续敲定剩下的细节,而他本人则是带着自己的妻儿返回到了大夏。
回到大夏的林逸,又一次陷入到了繁忙当中。
不是林逸不想休息,而是他清楚,战后重建的这段时间,是大夏继续赶超欧洲各国的最好时机。
所以,林逸根本就不敢停下来。只不过,林逸感觉自己还是亏欠了妻儿。
但是他的三位王妃,倒是很支持和理解林逸,表示林逸该忙的就去忙,她们会看好王府内的一切。
林逸返回到了帝国,就开始与内阁的众人,商议后续的帝国发展计划。
之前林逸组织过一次发展计划的制定,通过那一次的计划发展,大夏完成了从半农半工业化的帝国转变成为了一个工业帝国。
帝国工业发展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无论是钢材,矿产还是工业制造,都远超亚洲各国,追上了欧洲工业强国的步伐。
虽然还不是世界第一的工业强国,可是也能排的上号了。
只不过由于帝国人口众多,导致计算人均的时候,帝国排名非常的靠后。
至于说铁路,大夏帝国经过十几年的不停建设,总里长已经超过了六万公里。其中两条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大动脉铁路,就超过1万公里。
再加上从主干线铁路延伸出来的支线铁路,大夏的铁路线还算是比较完善了。
不过这一切在林逸看来,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