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生逢其时出处 > 第5章(第1页)

第5章(第1页)

要说,天子早期的幕府与部属中确有一批人才,带兵的将领不说,料理机要和文案的就有吕余庆、刘熙古、沈义伦、王仁赡、楚昭辅及李处耘等人。但赵普无疑是他们中的核心人物,无论是谋略见识还是决断魄力,都非他人可比,故备受信任,一再获得重用。皇帝不仅常与他商议经国大事,还多次屈尊亲临其府求教。天子如此眷顾信赖,赵普因此深感责任重大,也以身许国,视唐代名相姚崇为楷模。正是&ldo;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rdo;,他遂摸索历代治国经验,尤其是总结自己的亲历体验,苦心孤诣,耗费心机,不断提出周详的治理对策。

当时,最棘手的事莫过于武夫悍将掌控兵权的问题,多年来由此酿成朝纲紊乱、法纪不存,甚至篡位夺权的恶果。赵普经过缜密的思考,向天子提出由近及外的收兵权方案,即先收禁军兵权,再削藩镇之权。

建国初,石守信等一批干将因直接参与陈桥兵变摇身成开国功臣,作为犒赏,都被授予禁军两大统军机构中的要职。不过,地位最高的殿前都点检、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两个军职,不能随便任命,还得讲究点资历,于是由两位资深的节度使慕容延钊和韩令坤担任。在太祖皇帝和赵普眼里,这些人都是掌握禁军大权的要角,还是肘腋之患,既不得不照顾,也不能不备加防范。但处理起来,是绝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分个亲疏远近。那么,就先从关系疏远者身上动手。

建隆二年(961)闰三月间,朝廷下诏,宣布罢免慕容延钊和韩令坤的军职,以便两位宿将归镇休养。慕容、韩氏非太祖亲信,没有参与陈桥兵变,地位虽高,实际却没有控制多少军队,所以先被解除军职。

接下来面对的便是真正握有重兵的功臣大将,其中尤以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和张令铎四人身份最为重要。早在建国之初,赵普就向太祖建议从这几位手里收回兵权,但天子没答应,还对他解释道:他们都是朕的结义兄弟,肯定不会背叛。赵普回答道:为臣倒不担心他们,不过仔细观察几位,都缺乏统御才能,恐怕难以管制部属,一旦手下突然作孽,那时也由不得他们。太祖想到自己发动兵变的一幕,心有所动,却仍因一时拉不下脸而未动手。现在既然决定收回禁军大权,也非从他们身上开刀不可,感情私交之类的事情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准备之后,八月里,天子在宫中设下丰盛的宴席,石守信等人应召赴宴。皇家宴席的排场自不用说,席间宾主饮乐的气氛也异常热烈,一面谈古论今,一面共忆昔日兵变的一幕。当诸将酒酣饭饱之时,太祖屏退身边左右,然后对大家说:若无各位出力,朕也不会身处此地,所以总感念你们的好处。但当天子也太艰难了,真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朕常常整夜都不能安眠。听了这些话,功臣大将们还没悟出话中深意,都关切地询问原因。天子说:这不难理解,谁不想做皇帝呢。闻听此言,诸将都顿首表白: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敢有异心?谈话到了关键时刻,太祖从容地说道:不然,爱卿们虽无异想,不过你们的部下欲求富贵,一旦用龙袍加于诸位,那时你们纵然不想干,恐怕也无法避免。此话一出,诸将才明白参加的是一场&ldo;鸿门宴&rdo;。历史上,开国君王为稳定帝位而杀戮功臣的事,相当普遍,前代有春秋时越国文种、汉初韩信及英布等人的悲惨结局,&ldo;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rdo;的话,对不懂多少文墨的武夫来说也并不陌生。石守信等人恐惧万分,立即顿首涕泣道:臣等愚昧,原本想不到这里,还请陛下怜悯,指我们一条生路。话已至此,太祖便将考虑成熟的想法说了出来: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所图的只是&ldo;富贵&rdo;二字,不过多积金钱,优游享乐,使子孙免遭贫困。尔等何不解去兵权,出守大藩,置买田宅,为子孙留下产业,再多养歌儿舞女,天天享受作乐,以此颐养天年。朕再与各位联姻,君臣之间互不猜疑,上下相安,岂不很好!听完天子的谆谆开导,知道无杀身之祸,而大局已不可挽回,石守信便带头拜谢,众将也都接受了天子提出的条件。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和张令铎等人同时上表称病,请求解去军职,太祖当即予以恩准。于是,高、王、张三人原任禁军统领之职同时解除,石守信到底功勋卓著,又善于体察上意,所以依旧兼有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一职,但实际已无兵权。

应当说,宋太祖和赵普君臣布下的这招局,也是个险局,一旦事先被识破,后果不堪设想。吃喝交流看似轻松,其实太祖心中忐忑不安,赵军师更捏着一把汗。所以最终结局圆满,天子自然喜不自禁,赵普更是在幕后击掌叫好。

当然,天子最重信义,不会食言。除了对诸将厚加赏赐外,又将自己的妹妹、女儿几位公主,分别下嫁高怀德、石守信之子和王审琦之子,并为皇弟赵光美聘娶了张令铎的闺女。在一派喜庆气氛之中,朝廷通过怀柔方式消除了威胁最大的功臣掌军的问题,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相当突出的范例。换句话说,就是通过&ldo;赎买&rdo;的办法完成了收兵权中关键的一环。而其间策划之功,又与赵普分不开。

四百年后,明太祖朱元璋不是缺乏胸怀,就是不熟悉宋朝典故,故没有学到这套高招,而是大造狱案,赤裸裸诛杀功臣,仅&ldo;胡蓝之狱&rdo;就牵连被杀四万多人,最终不仅落得恶名,还让自己钦定的继承人沦为孤家寡人,酿成&ldo;靖难之役&rdo;的悲剧。这当然都是后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