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他们相识起就常听自家阿娘夸她宋家三娘懂事大方,从不吝啬,他自己也一直这么认为。
不曾想今日还能看到她护食这一面。
“三娘,原来做官要懂的东西这么多啊……”
何齐由衷地叹了一句。
之前他以为只要足够用功,读足够多的书,就能像当初李爷爷家的小郎君一样可以考个秀才回来。
所以当初他知道能跟着宋先生读书习字时,开心得一夜没睡着。
即便是后来宋先生搬到了城里住,不能日日教他,他依旧没有一日懈怠。
哪怕是农忙时累了一天,晚上也要挑灯看上一两个时辰的书。
从前他只看得到当官的表面风光,不知其里。
现在接触到更深的东西了,才知道自己读这点书只不过是汪洋里的一滴。
这些日子先生没有给他留课业,他便不再拘泥于科考的经书,而是一头扎进了《大景史录》当中。
看得越多,了解得越多,愈发觉得自己浅薄。
“当然难啊,不然天下读书人这么多,要都是把书背会就能当官的话,还要科举做什么?官场早就爆满了。”
宋山山不以为然道。
考察知识储备是一方面,还要看对国情政事是否了解、是否有主事治事以及变通的能力。
总而言之要懂的会的东西多而繁杂。
这个时代女子无法科考,她倒也没有仔细摸索过这一方面,只是有个大致了解。
毕竟在自己没有改变事实的能力之前,还是着眼于做一些其他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更好。
“只会读死书的人是没有市场的。”
宋山山意味深长的叹了一句。
何齐:“……”
“咳……你那分店的事情想得怎么样了?”
何齐再一次被她噎住,只好生硬地转着话题。
“能想到的东西都想到了,就是吧……”宋山山啧了一声,犹豫道:“我总觉得我这有点太冒进了。”
在座的都是自家人,宋山山也没有隐瞒自己的顾虑直言出来。
要是能在酒都邯州能打出她们的商号、抢占一席之地,那日后的销路定然是不用愁了。
可万一不成,或者出了什么意外,那边的生意做不成不说,凌州这边也定然会受影响。
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可就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