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宋王下旨打一三国人名 > 终章 我的江山如诗如画(第2页)

终章 我的江山如诗如画(第2页)

至于南方,正统五年,交趾弹丸之地再次蠢蠢欲动,大将军郭逵再次率军出征。这一次,在白练江大败交趾主力,大宋生生追到了占城海边,将交趾王斩杀。宋军随即行动,将整个中南半岛纳入大宋版图。

回师时,郭逵意外发现当地的稻米产量很高,故而引进到了大宋,占城稻开始在大宋南方各州县广泛种植,产量提高了不少。

如此一来,西南部的大理被大宋两面夹击。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还时常受到吐蕃的部落的侵扰。正统九年,大理保|定帝段正明上表臣服大宋,西南之地归属大宋。赵昭立即册封其为滇王。并询问段正明有没有一个侄子叫段誉,不知道会不会六脉神剑?

高原上的吐蕃。还是在四分五裂中,稍微强大一点的董毡所部,一直向大宋称臣,安分守己。赵昭没兴趣攻伐高原。葬送士兵的性命,一味开疆拓土,眼下的大宋没有这个必要,赵昭不想死后落下穷兵黩武的骂名。

至于东北的疆域,则止步燕云十六州,由狄咏驻守,多年来已经打造出一条牢固的防线。赵昭对于疆域已经没什么野心了。但是十六岁的太子赵鸿却有想法,随着大宋水师的不断发展,沈括逐渐改良,将火器安装到海船上之后。

赵鸿便有心思。派舰队前去教训一下高丽王,不要以为隔着海洋,就可以嚣张,不把大宋放在眼里。然后还可以顺带进攻辽东,完颜阿骨打和顾东平,对那里颇有兴趣,愿意为先锋。

对于儿子的行为,赵昭不反对,甚至还说,既然要出海进攻,可以考虑下高丽再往东的四个大岛屿,大宋不介意在那里多几个州县。

至于辽国,早已大不如前,其存在丝毫威胁不到大宋。反而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其他的游牧民族,让他们之间相互内耗,大大缓解了大宋的边防压力。

而大宋以互市贸易为手段开展的经济和文化入侵效果很不错,辽国对大宋的依赖已经到了非常搞的地步。赵昭很开心,也注重礼尚往来,每年都会送点龙井茶去上京,据说萧太后很喜欢。

赵昭等人本来是坐船走水路的,结果到了泗州之后,水路便不通畅了。大宋的经济快速发展,南北的物资交流越发的频繁,货物运送需要也更高了。尽管运河已经几次疏浚,甚至拓宽了,但似乎还是赶不上需要。

好在鄂州一代的汉水河道已经整修过了,两湖与蜀地的物资可以选择由长江转运汉江,在襄阳登陆,运送往中原各地。

见到泗州运河繁忙,赵昭等人也就弃舟登岸,走旱路南下。一路上许多的城池市镇上都锣鼓喧天,大宋农|业银行的普及度已经很高了。王安石当时提出的青苗法初衷其实没什么不好的,只是按照他的那种方式执行,必然会出问题。

经过数年的研讨和改革,具有大宋特色的农|业银行,这一先进的金融机构应运而生。用银行代替常平仓,也彻底断了青苗钱与官员政绩的关系。百姓愿意怎么借,银行愿意怎么贷,他们根本插不上手。

至于大宋农行的顶头上司则是大宋户部,与三司分开,**进行管理。随着大理并入,滇铜大量开采,加上湿法炼铜,大宋缺铜的窘境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铜钱的数量和质地逐渐增加。再配合改良版的“交子”(纸币)推行,大宋的金融和经济日渐好转。

如此一来,王安石当初不能实现,或者说适得其反的政策,都能逐渐改良加以推行。

加上大宋在西北和南方扩充了大量的领土,越来越多的流民开始被迁徙去开垦土地,而非是编入厢军。大宋不需要再养那么多的兵痞子,领土扩充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地方官,随着改革的进行,需要开辟的新部门也逐渐增多。

赵昭趁机对大宋行政体系做了微调,制衡并未完全打破,但是冗官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最重要的是百姓的生活逐渐改善,微服出巡的赵昭见到如此情况,大为欣慰。

狄青去世的悲痛心情也得到缓解,一路游山玩水就到了江宁。这里已经成为大宋长江下游最繁华的城市,经济文化中心。

城池的面积在扩大,秦淮河两岸比昔日更加繁华。王安石告老还乡,不曾二度担任江宁知府,玄武湖也逃过了被围湖造田的命运,如今是江宁城风景绝佳之地。

站在玄武湖边,赵昭不禁感慨,来到大宋之初,有个很简单的愿望。紫金山上看看风景,玄武湖边吟诗作赋,秦淮河上寻花问柳。谁曾想造化弄人,竟然稀里糊涂成了大宋皇帝。

如今站在玄武湖边,想要作首诗却又毫无头绪,根本酝酿不出情绪。既然自己做不出来。那就去听听别人的……

赵昭信步走过玄武湖畔。李承带着明月暗卫悄悄跟随在侧,直到在风荷院前停下。

李承抬头看过去。一个中年男子好像正在授课,内容貌似是太史公《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听众则是一群十五六岁学童。学童们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却听得出神。中年男子侃侃而谈,讲的井井有味,很是享受。

赵昭就是这么看着,听着,并不上前打扰。那边的师生都很投入,根本不曾发现有观众在侧。

直到半个时辰后,授课完毕。学童们一哄而散,中年男子才看到赵昭。先是微微惊讶,随即扔下手中的书卷,匆匆过来见礼。

赵昭摆摆手。笑问道:“一别多年,元泽可还好?”

授课的中年男子不是王雱又是谁呢?只是从一个风度翩翩的公子哥,变成了四十多岁的老大叔。

王雱道:“托官家的福,一切都好!”

“令尊大人可还好?”

“还好,只是年纪大了,眼睛有些花了,耳朵也有背!”王雱道:“也多亏了官家恩典,让家父到江宁来医治养病,还赐居风荷院。”

“王公喜欢吗?”

王雱笑道:“喜欢,不过家父一生节俭,每日看到玄武湖水波滔滔,便感叹要是能废湖造田多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