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砚动作一停,抬起头:“全撤走了?”
飞鸟暗探点头:“是。”
纪砚向后靠在椅背上,沉默须臾,又道:“沧澜门内呢。”
飞鸟暗探说:“山门戒备森严,我们进不去。但校场的训练声重新响起来了,看样子是已经休整恢复了。”
“休整恢复。。。。。。”纪砚的手指搓卷着书页的角,喃喃道,“太快了。”
纪砚鼻梁与眉眼线条很锋利,不笑的时候只有冷酷。
暗探不敢抬头看这个时候的阁主。
纪砚闭上眼,皱眉沉思。
忽然,他卷着书角的手一停。
桌椅被推开,纪砚弯下腰在铜盆里翻找东西。
片刻后,他从灰烬里拣出了指甲盖大的一小片纸,碎片上只有两个残缺的字——“。。。。。。无事。。。。。。”
纪砚把烛台挪近,在光下仔细看这两个字。
夜晚很静,只有极其细微的虫鸣从远处传来。案头的蜡烛越来越矮,笔直烛身逐渐变作没有形状的红液,在底座里漫开。
纪砚皱着的眉头缓缓松开,把纸片扔在了书页上,又悠哉地靠回了椅背。
飞鸟暗探伏身半跪,没有得到下一个命令时不敢抬头,直到他听见纪砚笑了一声。
纪砚笑着说:“这不是师尊的字。”
北辰仙君,不在沧澜门。
那沧澜门于他便不足为惧。
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纪砚合上书页,笔架上的毫锥被这阵薄风吹得来回摆动。
他伸手挑出最中间的一根——
宝器雾障禁制消散,露出霁蓝釉与绿松石交错打磨的笔杆,青松黛石,仿若名画镶嵌三寸天地间。
碧霄星坠寒风尽,苍梧翠柏如浪起。三色兼毫的笔尖是从画中涌出的飞瀑,磅礴而下却落纸柔软,将笔中狂风化作一点墨香。
此笔名曰“无声”。
不青山仙书会,纪砚曾执此笔题诗山壁之上,衣袖翻飞之间石屑崩溅!
“风过崇峦花有信,雪来岚岫山不青。笔动层汉画云开,浓墨滴落三两星。”
烟尘四起又坠落,云开雾散,一道孤月照亮石壁——
遒劲笔锋力透山石,沟壑深如刀凿斧刻!
禽兽伏洞,虫鸟隐息,万籁俱寂之中唯有青绿草色沿着诗句字字生长,不青山上赫然青色成片。
好一首,无声。
片刻寂静之后,四下爆发雷鸣喝彩:
“三寸之笔,不输三尺之剑!当真好功力!”
“不愧是晓作临池、暮画丹青的圣手纪砚!得见此诗一首,胜读万卷仙书!”
“我等恐怕需再练十年,也只能在纸上写下这样一首诗,自愧弗如!”
一首山诗动仙门。
诗无声,画无声,无声笔过尽有声。
一时间,三界争先效仿,剑修音修纷纷改学书画,各类名笔层出不穷,什么“绘清欢”、什么“芙蓉生”、什么“走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