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他成为女神的丈夫,以前我认为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这两个音乐上的精灵本该一对。
但是此后婚姻的破裂、圈内的讽刺、歌迷的不理解却一刀刀把他从天神一般的黑衣笛手雕刻成如今的模样。
有时候我会很偏激地想,女人是不该出现在他的生命里的,不论是“女神”还是“真爱”。
他这一生应该是属于摇滚的,他本该睥睨环宇,因为他的音乐容不得一丝丝侮辱,什么金钱只是肮脏,然而世俗难拒。
他应该如同最灿烂的烟火,魂灭尘土。
但是如今,他却蓬头垢面的挤着地铁,这让曾经那么喜欢他的我是何其的难过?
但或许这就是英雄都逃脱不了的宿命吧,这是只属于英雄最悲壮的结局。但为何我却更希望他能站在灯光耀眼的舞台上激情四溢地呐喊“只要活着就不怕跌跟头,因为我的头坚硬过石头”而我们在台下欢呼起浪陪着他一起疯狂。
至此,搁笔,祭年华。
谢谢我的青春年华有你,胡霖。——红的玫瑰2001年2月21日。
“唉……真是可惜了,搜搜他的歌听听吧!”
秦歌叹了口气,然后在网上搜起了胡霖的歌,准备听听。
……
胡霖的作品,秦歌一听还真的迷进去了,这几天他几乎大所有能用的时间都用来听胡霖的歌和研究胡霖的人生轨迹。
秦歌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他就是这样去做了,也许是因为他也有一颗摇滚之心,又或许是他其实挺佩服胡霖这个人的。
而且他虽然现在写书,但以后一定要做音乐和电影,这是毫无疑问的,多写了解对他以后的事业也有帮助。
通过这几天的研究秦歌对胡霖的音乐算是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客观的来说,胡霖之于摇滚音乐就像周杰伦之于独立音乐,他前期的作品既有音乐的创新性,也有受众性,他其实并不适合去做一些太过先锋和小众的实验音乐,即便他个人十分喜欢,但是他的才华却最适合施展在独立音乐中。
但是由于胡霖是个喜欢不断否定自我和改变自我的音乐人,又或者他一直在带着迷茫追求一种他向往的音乐境界,从而让他不断的改变音乐风格取向,但秦歌仍可以从他所有不同阶段感觉到他的灵魂所在。
艺术的高度从来是他追求的最终的本质,但是秦歌认为艺术本来就是个难以达到更难以琢磨的超时代产物。也许有100个人认为自己在做艺术,但是真正能够引领时代的艺术作品只是那100分之一,并且也只是艺术史垫脚石的一小部分而已,这也许也是《骄傲的我》不被大众所接受的原因。
虽然胡霖的确很艺术,但是他不适合去做一个艺术家。
在他所追求的精神中,其实不仅仅是超越时代的东西,而很多的是顺应和完美的现实愿望。他只是在用自己和谐的审美观的与世间的污浊抗争,所以他成为一个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体。
所以他或许可以成为另一个地球的nirvana和beatles,但永远不能成为摇滚音乐界的贝多芬和莫扎特。
所以秦歌觉得,如果胡霖能从自我之中走出来,实现自我和音乐领域的突破,对他来说这样的成功几率可能会大一些。
……
这几天秦歌的手机一直是开着机的,因为他其实是想胡霖在打电话给自己,但一连等了几天电话倒是有几个,但都不是胡霖。
这倒让秦歌有些遗憾,他到真有兴趣想知道胡霖是怎么把《当你老了》改成摇滚,不过胡霖没找他,他也只能略带遗憾的每天上课下课,然后听胡霖的摇滚。
不过让他意外的是,星期四下午上学的时候胡霖却来二中找到了他。
ps:这章算是开始为后面的一些东西布局了,四千五百多字大章节,求大家收藏推荐支持。还有,胡霖就是胡霖,大家千万别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