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很快传到秦歌这儿,秦歌接过纸,给自己留了一张,然后侧身传给后面的王婷婷。
“加油!”王婷婷接过秦歌手中的纸,小声道。
秦歌微笑着点点头,示意一起加油。从王婷婷的表情之中,秦歌明白他也应该已经弄明白了这次作文的要求了,心里也替她挺高兴的,同时也挺佩服这个王婷婷,既然这么快就有思路了。
秦歌转过身子坐好,然后拿起学校特意为他们准备的钢笔,在作文纸上的第二行中间写下了标题匆匆两个字。接着又空出一行,在第三行空出两格开始写正文。
这是他的习惯,前世写东西的时候他都喜欢这样,看起来会比较清爽。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
但是,聪明的,请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全文才六百字多一点,秦歌只花了不到十五分钟的时间就全部写了出来,而且这还是他有意将字写得好看的情况下完成的,虽然他的字已经写得很好了。
这篇文章他基本没改,只是“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这一句他改成了“六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走”这样才符合他现在的年龄。
至此,时间也才是十二点二十分而已,秦歌抬头,发现有很多学生还在思索着监考老师的用意,没开始写呢。
不过秦歌可不打算继续陪着他们了,因为大赛没有规定说不可以提前交卷,所以他便举起了手向监考老师示意,准备交卷,然后离场。
赵志荣有些疑惑,怎么又是这个学生,他刚想开口问秦歌有什么事情。恰在这时,秦歌前面一个参加比赛的学生也举起了手,秦歌只好先坐下了,微笑着示意老师让那人先说。
“你有什么事?”赵志荣冲那个学生问道。
“老师,这次的题目到底是什么啊?难道就是那个沙漏?”那学生指着讲台上的沙漏问道有些不确定的问道,有不懂的问题就问老师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
他的话音一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和他一样,好奇的盯着赵志荣。因为这名学生问的也正是他们想问的,虽然其中有的人已经和秦歌一样想到了赵志荣那样做的目的,但还是想确认一下自己内心的想法是否正确。
“题目啊?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赵志荣没有回答却反问道。
“老师您问。”那学生很礼貌。
于是便有了下面这一段的对话。
赵志荣:“我们这次的大赛叫做什么?”
学生:“新概念作文大赛。”
赵志荣:“你知道我们倡导的理念是什么吗?”
学生:“‘新思维’——创造性、发散型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提倡无拘无束。”
“‘新表达’——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
赵志荣:“好了,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老师我是问这次的作文题是?”提问的学生一愣,被赵志荣弄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赵志荣笑了笑,说道:“你自己不是已经回答了吗?‘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你背得不是挺好的吗?请坐吧。”
提问学生:“……”
“好了,哪位同学,你有什么事情,和他一样吗?”哪位提问的学生愣愣的坐下,赵志荣又冲着秦歌问道。
“老师,可以交卷了吗?”秦歌站起来问道。
“啊?”
整个考场的学生都将目光转向秦歌,这人要交卷?是真的写好了还是想要哗众取宠啊引起大家的注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