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一)自觉:自觉就是自己内心的观照,是自受用的智慧。对生命的观照,经典譬喻生命是恒转如瀑流。我们应该如何了解生命呢?简单的说,生命是一条没有止尽的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又从现在的因缘中流到未来。天台宗智者大师以两种观法,引导我们正确而不颠倒的观察生命:
(1)因缘观:因缘观是观察个体生命的流转。当我们创造善业或罪业,业力就会熏习我们的心识,成就五蕴的果报。如果是善业的熏习,果报则尊贵庄严;如果是罪业的熏习,果报则卑贱丑陋。我们依止这果报又创造新的业力,如果这果报是个人,则依止人的思想及感受,造作种种的因缘,创造种种的业力。再由这业力,或来生变成一个转轮圣王,来生就以转轮圣王的个体生命,以他的身相庄严及内心的感受思想去造业;如果这业力是罪业,来生他变成一只蚂蚁,他就以蚂蚁的身相及内心的感受思想,又去创造业力,由这业力又得另一个体生命。
所以因缘观是观察生命的流转中,个体生命不断的变化也不断的相续,而贯穿个体生命的主要因素是业力,所谓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所以智者大师以因缘观来观察个体生命的流转,提醒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因为身口意的每一个造作,都会直接影响我们来生果报的痛苦与安乐。所以从因缘观中,我们开始谨言慎行,要求自己尽量不造罪业,而应多积集善业,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承受痛苦的果报。以上因缘观是观察个体生命的流转。
(2)真如观:智者大师要我们进一步修习真如观。真如观是观察生命无量流转中的前后变化,都是因缘所生法,一定要有业力的造作,果报才会出现。譬如自己现在是个人,你有人的相貌及思想感受,这都是因缘所生,都与自己前生所造的业力有直接关系。
既然是因缘所生法,从本性上来观察,因缘所生法的本性是毕竟空。透过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的观察,就把个体生命如梦如幻的五蕴诸法剥开来,使我们见到不生不灭的现前一念心性,这就是所谓的把心带回家,我们就从个体生命流转的五蕴果报,回归到不生不灭的本性,亦即回归到整体生命。
前面的个体生命,有其存在的时间与空间的因素,而所谓的整体生命的真如观,它是超越时空的,不论你造作什么业力,它的相貌皆是如。这种真如观把我们从生灭变化的因缘中,回归到不生不灭的本性,也就是回归到每一个人最初流转之前的家。
所谓的父母未生之前,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简单的说,果报是由业力所创造,若穷本归源,假设我们还未起心动念造作业力之前,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呢?透过我空、法空智慧的观察,就能超越时空,把生命回归到最初的原点,就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本性。在本性中安住,无有少法可得。
以上是整体生命的观察。
当我们对生命具足因缘观,见到个体生命的流转,开始注意自己的业力;也能透过我空、法空的理观,超越现实的因缘,回归到本性。能如是观察,即已具足自觉,自己能正确而不颠倒的见到生命的真相。这自觉是不同于凡夫的无明妄想。
(二)觉他:觉他不同于二乘,这是菩萨所特有。前面的自觉是离开一切的语言文字,这个觉他是菩萨的大悲心,菩萨观察众生苦或圣教衰,而生起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的大悲心。他看到众生因为没有见到生命的真相,只是随着自己的感觉走,随顺当时的情绪,造种种的业力,故菩萨假借各种语言文字,以种种的善巧方便,开导颠倒的众生,使他们也能觉悟,这称为觉他,觉他是偏重大悲心。
(三)觉行圆满:觉行圆满不同于菩萨,菩萨虽有智慧的自觉,有智慧的观照,也有大悲心的利他,但内心仍是有所得,仍有微细的法执,故觉行不圆满。只有佛陀能自觉、觉他圆满,称为觉行圆满,整个觉悟的功行圆满无缺。
以上对佛陀的解释是通于三世诸佛,但这里的佛陀,特别是指我们的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
说: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怀。机缘未至,默然待时;机缘既熟,应病与药也。
经题的说字,蕅益大师解释这个说是欢喜,佛陀为什么欢喜呢?因为悦所怀也,佛陀这时满足心中的希望,所以他感到欢喜。佛陀有什么希望呢?佛以度生为怀。
以前我们学过菩萨戒,知道菩萨心中有两个希望:一是上求佛道,使自己的生命增上;一是下化众生,教化摄受一切众生。菩萨的生命有以上这两种希望,但佛陀在上求佛道上已修习圆满,所以佛陀的生命只有度化众生的目的。
佛陀度化众生的方法有两个:
(一)机缘未至,默然待时:假如众生善根尚未成熟,若为他说法,他根本得不到利益,这时佛陀默然,等待未来的因缘。
(二)机缘既熟,应病与药:如果众生善根已成熟,佛陀就为众生开演种种的法门,以对治众生的诸病。以上说明佛陀说法能契理契机。
这段的佛以度生为怀,值得我们注意:佛陀不论以什么方便来度众生,他的内心只有一个目的,完全是为利益众生,弘法的目的就是只为众生能得到利益。《金刚经》说,事实上佛陀并没有说法,若说佛陀有说法则是谤佛。如果佛陀没有说法,世间怎会有佛法的流通呢?智者大师解释说,因有四悉檀因缘而安立佛法。这是说,佛法的建立是基于使众生欢喜、生善、破恶、入理四悉檀,如果没有四悉檀因缘,佛陀不说法。
到了末法时代,尤其唐朝以后宗派的争执,如中观学者毁谤唯识学者,他们认为建立阿赖耶识是着相;唯识学者也批判中观学者,认为为他们安住在偏空。如是宗派间的批评纷争,使佛法的修学落入意识形态的争执,这是由于不明白佛法安立的因缘,良由众生根机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就是说这个人心中的障碍,必须借由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