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太太在粮站买粮食,我遇到多少回了,她可是个铁公鸡。家里挣的多,她只买二合面。那二合面一斤一毛二吧,你算算,他们家一个月能花多少钱?”
“嗨,你也不能这么算。咱们粮本上的那些数,都不够吃,还得另外贴补。”
“他们家三十多口人,十二个大人有数的,咱们往多了算。就算他们家大人加孩子,都敞开肚皮吃,行了吧。男的一个月40斤口粮,女的一个月30斤口粮,半大孩子一个月20斤口粮,那些不到十岁的,一个月16斤口粮。咱们就算他们家每个人都是30斤口粮。”
“是,你这样算也对。就当姚老太舍得,这样一个月也就900斤。900斤的二合面,一斤一毛二分钱,那一个月买粮食也就九十多块钱。”
“你还真看得起她!你看她家倩丫头,比我曼儿还大一岁呢,干巴瘦的,还没我家曼儿高。”
“这样一来,姚老太一年也能攒下五六百块啊!”
“你说少了。开春他们跟着洋流去外海,哪次工分不上两毛钱?”
有人表示不同意:“姚老太大米也买,也不全买二合面。大米贵呀,两毛钱一斤。”
“那是精米两毛一斤,你见她买过?我碰见她买过碎米,一毛五一斤的。”
“嗨,也别说姚老太抠,这柴米油盐啊,只有算不到的,这小到针头线脑,大到柴火吃喝,哪样不要花钱?”
“这不是,我们也给大业五兄弟少算了那么多工分钱吗?”
不管怎么说,大家得到一个共识,姚家老大一房在分家中吃了大亏。
可苏怀兰不这样想,分家后,她把孩子们叫到自己房里,脸上的表情是从没有过的轻松:“他爹,明天你找人先把院墙垒起来。这两天咱找大队长开好介绍信,家里收拾利索了,就动身去申城。”
姚倩几姐妹也开心。
姚宁嘟着嘴:“妈,我和大姐二姐,还有秋菊的渔网,都快完成了。”
一条渔网按钱算,怎么也有几十块钱,三姐妹这明显是吃亏了。
苏怀兰也不想再计较了:“算了,妈有的是力气,以前用不上,以后妈让你们顿顿吃肉。”
姚德业的心情有些复杂,说不上高兴还是难过,他没想到亲娘说公中只有六百块钱!这是他怎么也没想到的。
老婆孩子在旁边说话,他根本没入耳朵。
苏怀兰看到丈夫一声不吭,忍不住想拍他一下。
阿宗不想看爹丢脸,伸手推醒父亲:“爹,妈跟你说话呢!妈让你明天找人垒院墙。”
姚德业这才应了一声。
他想起什么,又说:“垒院墙还得晒黄泥砖,咱们要不迟点再说?”
苏怀兰却不这样想:“你出钱去买,大队好几户家里想给儿子娶媳妇的,都晒着黄泥砖。我是一天都不想跟他们搅合在一起。”
姚德业点头:“别生气,我去找黄泥砖。他们到底还是我的至亲,不至于这样。”
苏怀兰指着大女儿姚倩,对丈夫说:“你这个大闺女,差点就被你那至亲的二弟妹给用开水烫了全身!你拿人家当至亲,人家拿你当大冤种傻瓜蛋!”
姚德业的精气魂这回才算是全都回来了,人也一下吓精神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大丫,你二婶烫到你哪里了?怎么没跟爹说?”
姚倩看着这个大男主的爹,心说,还不算太坏,至少心里还有妻儿,便将那天下午的事情原原本本又说了一遍。
姚德业摸了把脸,主动交代:“我真想没想到,二弟妹竟然还有这个坏心思。怀兰,这样说来,幸好你有成算,分了这个家。”
苏怀兰白了丈夫一眼:“要不然,等着你?等着你什么时候寻思过来,咱们娘几个早就饿死了!前头那娘俩什么结果,你忘记啦?”
苏怀兰的话说完,除了大弟阿宗一脸疑问外,姚倩几姐妹都是一脸平静。
没错,在娶苏怀兰之前,姚德业十八岁就娶妻生子了,那个媳妇性格懦弱,当时几兄弟,只老大老二结了婚,下面四个都没结婚。
二儿媳嘴甜会哄人,姚老太太就可着劲使唤大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