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民群众可不傻。官盐价格既然常常高得离谱,大伙对私盐的需求也就日益增长。而中国黑社会的一大社会功能,就是贩卖私盐(有学者分析说,《水浒传》里好汉的活动区域,正和私盐泛滥区重合)。读旧小说,很容易感受到作者和传统读者对强盗的好感。何以故?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强盗、土匪确实是在给老百姓提供价廉物美的生活必需品啊。
&ldo;计划经济&rdo;这个概念,据说是伟大导师列宁的发明。不过事实常在概念之前,&ldo;中国早就有&rdo;,这话有时确实大可说得响当当。
还以清朝为例。全国的各个产盐区乃至各个盐场,每年的盐产量该是多少,都是事先定好的。照说,该先进行市场预测,盐产量应该和人口数挂钩,所谓&ldo;计口授食&rdo;。不过,为了多收点盐税,朝廷有时也顾不得。比如顺治年间,人口比明朝少,盐的计划产量却比明朝增多。河南有的地方号称是&ldo;两丁销一引(&ldo;引&rdo;的概念变动很大,姑且按低了算,相当200斤吧)&rdo;,也就是一个纳税人一年要消费100斤盐。今天的保健专家建议,我们每天盐摄入不要超过6克;算下来,一年是4斤多。
盐商从指定的盐场收购盐,再把这些盐运到指定地区出售。以什么价格从盐场买,再以什么价格到官盐店卖,都有具体规定,不容自作主张。有的地方离产盐地远,运费高,沿途税卡又多,结果官方定的售价还不够盐商的成本,但这些都被自动忽略了。
然后,什么盐卖到什么地方,更得照规矩行事。比如众所周知,扬州是当时天下盐业的中心,扬州的盐要远销到江西、湖广,不许卖到仅仅一江之隔的镇江。不然,那也算是走私。镇江人,依法只能吃浙江出产的盐。
所以,镇江人民是多么需要长江对岸的走私者啊。
又所以,官盐的销售又是多么离不开行政力量的推动啊。缉私自然是地方官的重要职责之一,官盐的销量更直接和地方官的业绩(考成)挂钩:滞销10以内,不得晋升;滞销20~30,罚俸;滞销40~70,降级(一级到四级),若滞销达到80以上,那就要撤职了。
所以,如果朝廷真规定一个男人要吃100斤盐,官老爷就算不思进取,不也得逼着他起码吃个80斤么?
凌濛初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不过他爱在小说里跑题写评论,倒挺有意思。比如《二刻拍案惊奇》一打开,就看见这么一段。
嘉靖四十三年,吴中大水,田禾淹尽,寸草不生。米价踊贵,各处禁粜闭籴,官府严示平价,越发米不入境了。元来大凡年荒米贵,官府只合静听民情,不去生事。少不得有一伙有本钱趋利的商人,贪那贵价,从外方贱处贩将米来;有一伙有家当囤米的财主,贪那贵价,从家里廒中发出米去。米既渐渐辐辏,价自渐浙平减,这个道理也是极容易明白的。最是那不识时务执拗的腐儒做了官府,专一遇荒就行禁粜、闭籴、平价等事。他认道是不使外方籴了本地米去,不知一行禁止,就有棍徒诈害,遇见本地交易,便自声扬犯禁,拿到公庭,立受枷责。那有身家的怕惹事端,家中有米,只索闭仓高坐,又且官有定价,不许贵卖,无大利息,何苦出粜?那些贩米的客人,见官价不高,也无想头。就是小民私下愿增价暗籴,俱怕败露受贵受罚。有本钱的人,不肯担这样干系,干这样没要紧的事。所以越弄得市上无米,米价转高,愚民不知,上官不谙,只埋怨道:&ldo;如此禁闭,米只不多;如此仰价,米只不贱。&rdo;没得解说,只囫囵说一句救荒无奇策罢了。谁知多是要行荒政,反致越荒的。
与其草率踩上一只看得见的脚,不如充分利用那只看不见的手。这个观点也是&ldo;中国早就有&rdo;。不过有了前面那个&ldo;早就有&rdo;,这个,就是有了也白有了。
儒道墨法关系试梳理
1儒学是贵族学,所谓贵族,具有三种身份:
(1)统治阶级;
(2)剥削阶级;
(3)有闲阶级(雅文化的创造者)。
2传统上贵族垄断政治。虽然面对的是新形势,但需要从旧经验里取材。所以墨、法的统治学都得到儒家那里去学。
21墨子曾学儒。
儒家教平民做贵族:教统治之法术,教有闲之境界,从而给予剥削之资格。
墨家灭贵族为平民:学统治之法术,有闲的境界非所能知,于是愿灭之。理论上主动放弃剥削之资格。
故:墨家反对剥削,也反对有闲,但承认需要统治,所以要建立贤人加公仆的政治。
22法家的人物排列下来则是:
管仲、子产这些法家先行者,皆是孔子称道的人物,很多思想也确与儒无明显分界。
李克为子夏弟子,吴起为曾申弟子,当时其魏国同僚,亦多儒者。
商鞅入秦,先言儒术。耕战明法,是癌变后的&ldo;足兵足食民信之&rdo;。
即至于理论上集大成者韩非,实践上成大功者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
殆吸收、发展儒家从政之经验,而抛弃其守旧、爱民之态度,即是法家。唯在管仲、子产、李克,仅为理想与现实有限度之妥协,商君则已近失其底线,至韩非,则视理想如寇仇矣。
故:法家反对有闲,但要保留统治和剥削,所以要代贵族以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