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有很大发展。七雄比高低,不仅需要斗力,而且需要斗智,由于分别采
取了一些正确政策,出现了我国古代&ldo;百家争鸣&rdo;,人才辈出的光辉时代。
例如,有勇于变法的李悝、申不害、商鞅等法家;张仪、苏秦、公孙衍等善
于出谋划策的纵横家;孙武、吴起、孙膑等善于施计用谋的军事家。当时不
论国君还是大臣,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特别注重用谋,是我国古代军事
谋略理论发展史上空前繁荣的时期。
二、《孙子》‐‐世界第一部军事谋略学的诞生
生活在春秋战国之际的孙武、吴起等著名的军事谋略家,对千百年积累
下来的战争经验、军事原则、军事知识等开始进行系统的理论概括。约在春
秋末年、战国之初,世界上第一部军事谋略学《孙子》诞生了。之后《司马
法》、《吴子》等兵书相继问世。这个时期,军事谋略之花争芳斗艳,军事
谋略理论取得了划时代的成果。
那么,把《孙子》作为世界第一部军事谋略学道理何在呢?
其一,《孙子》揭示了军事谋略的一般规律,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全书十三篇,篇篇都贯穿着斗智这一主旋律,有深逢的哲理。从&ldo;计篇&rdo;开
始,到&ldo;用间&rdo;篇结束,构成了一个军事谋略学的理论体系。第一篇《计篇》,主要阐述了谋划战争的重要性和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提出了&ldo;攻其无
备,出其不意&rdo;的著名谋略思想;第二篇《作战篇》,主要从战争对人力、
物力的相互关系,阐述了&ldo;兵贵胜,不贵久&rdo;的谋略思想,第三篇《谋攻篇》,
主要阐述了谋划进攻作战问题,提出了以谋制胜的谋略思想,揭示了&ldo;知彼
知己,百战不殆&rdo;的谋略规律;第四篇《形篇》,主要阐述了如何谋划达到
&ldo;自保而全胜&rdo;的目的,第五篇《势篇》,主要阐述了在一定的军事实力的
基础上,如何充分发挥将帅的主观能动性,赛谋斗智,出奇制胜的谋略思想;
第六篇《虚实篇》,主要阐述了将帅在作战指导上如何&ldo;避实击虚&rdo;、&ldo;因
敌制胜&rdo;的谋略思想;第七篇《军争篇》,主要阐述了如何先敌制胜,取得
主动的问题,提出了&ldo;治气&rdo;、&ldo;治心&rdo;、&ldo;治力&rdo;、&ldo;治变&rdo;和&ldo;避其锐
气,击其情归&rdo;等重要的谋略思想;第八篇《九变篇》,主要阐述了依据战
争实际灵活用谋的思想;第九篇《行军篇》,主要阐述了在行军中如何&ldo;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