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使用最普遍的主要有攻和防、进与退、虚与实、奇与正、分与合。这里
重点讲一下攻防、进退。
(一)攻与防
进攻和防御不仅是战争的基本运动形式,而且还是军事谋略的一对重要
范畴。
第一、它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一斗智基本规律的必然反映。毛泽东指
出:&ldo;进攻,是直接为了消灭敌人的,同时也是为了保存自己,因为如不消
灭敌人,则自己将被消灭。防御,是直接为了保存自己的,但同时也是辅助
1
进攻或准备转入进攻的一种手段。&rdo;《孙子》说:&ldo;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2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rdo;这清楚地说明,斗智必须既
善攻又善防,这样才能达到既保存自己又消灭敌人的完全胜利。不论进攻还
是防御都离不开施计用谋,所以《孙子》独篇专论谋攻,《尉燎子》卷第二
开篇专讲&ldo;权攻&rdo;、&ldo;权守&rdo;即谋攻、谋守,把谋与攻守结合起来,交互运
用。
第二、攻与防是最普遍、最基本的斗智形式。斗智是主观能力的竞赛,
一切谋略实施之前还只是一种可能性,要使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就要通过攻
与防这种客观形式或载体体现出来,自古以来,尽管斗智花样不断翻新,但
总是展现在攻、防之中。可以说,没有不用计谋的攻防,也没有离开攻防的
谋略。同时,攻与防本身在斗智中又互为条件,互相渗透。攻、守相反相成,
有时以守为虚,以攻为实,有时以攻为虚,以守为实等等,就是两者相互渗
透的生动体现。
第三、军事汁谋是攻防转化之机。当然,攻防转化是要有条件的,这里
的条件,既有客观方面的条件,主要是依据敌我力量的消长、强弱变化;又
1《毛泽东选集》合订木第450页。
2《孙子&iddot;形篇》。
有主观方面的条件,主要是指战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主观能动性当
然离不开施计用谋。毛泽东在谈到当年红军由防转化为攻所具备的条件时,
曾列举了6个方面:1、要有积极援助红军的人民;2、要具备有利的阵地;3、
红军主力的全部集中;4、发坝敌人薄弱部分;5、要使敌人沮丧;6、要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