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对。事不宜迟。我等兵分二路,同时进行。&rdo;
接下来,在周瑜的提议下,众人对这三千&ldo;精兵&rdo;进行了一次大筛选,遣散大约五百余名年老多病者,剩余约二千五百人,一时也颇有些焕然一新的感觉。
随后,周瑜又特意吩咐程普等三位老将军,在返回柴桑的一路上,沿途将袁术得到传国玉玺,意欲登基为帝的消息广为散播出去,一定不能让这卑鄙小人好过。
最后,在目送程普等领着那二千五百乌合之众离开后,孙策、周瑜两兄弟迎着缓缓落下的夕阳,开始朝着北方进发。
&ldo;公谨,你觉得我们将来能超越这大将军萧言吗?&rdo;
&ldo;一定能,大哥,我对你有信心。&rdo;
&ldo;公谨,你太看得起我了。对别人我还有自信,但这萧子鸿这几年所做的那一件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我是远远无法企及的。&rdo;
&ldo;大哥,目标越长远,奋斗越有激情。虽然最终未必能真正达到那个高度,但毕竟我们享受到了这个过程不是?!&rdo;
&ldo;呵呵,公谨说得没错。享受过程最重要,我想太多了!起码这辈子有公谨你这位好兄弟,我已无憾了!&rdo;
……
二人二骑,在夕阳的斜照下,朝着他们的目标缓缓驰去,渐渐地消失在了天地交际处。
第一百二十五章虎将黄忠
说那马童(假刘备,后文都以其真名马童称之)依附后,刘表看在汉室同宗的份上,待之甚厚,将新野一城赠予其安身,并拨予粮草接济。
其间,马童凭借自己那汉室宗亲的身份,陆续结交了不少能人异士,一番招兵买马后,势力增强了不少,看着这个汉朝天下又开始显现纷乱迹象,心中的野心又不住的膨胀起来。
一日,刘表府中大宴上下官员,马童亦被邀在座。
见酒菜如流水,丰盛无比,马童不由装作痛心疾首状,放在手中酒杯,唉叹道:&ldo;天下百姓生无活路,日子过得苦不堪言,野地饿琈无数,我等却日日珍馐百味,不知天下疾苦,当真有愧天下百姓,有负天子圣恩!&rdo;
说罢,马童的眼眶又开始湿润了,看得周围众人直叹这刘备果然贤良仁德君子。
刘表也是个仁厚君子,当下脸色微红:&ldo;贤弟果是忠君爱民,兄不及也。&rdo;
马童听刘表如此一说,也知做戏不可太过分,擦拭了下已开始淌泪的双眼,回应道:&ldo;兄长过谦了。想兄长也是一州之主,平日爱民如子,当可称为当世贤德之人。只是弟想起如今天子身边尽是奸逆,汉室天下愈加式微,不由得心如刀绞,顾发此感言。&rdo;
看着马童那微微红肿的双目,刘表内心不禁感慨万分。
要说刘表完全不忧心这汉室天下,那是骗人的。毕竟刘表可是正牌地汉室宗亲,有族谱可查,绝非刘备这样的宗室没落分支子弟可比。汉室赢弱,江山不稳,天下百姓离心,四方战乱不断,这些也都让刘表心存焦虑。
奈何刘表为人略显懦弱,胸无大志。管辖荆州一地已是心满意足。从未有过匡服汉室的大志。每每想至汉室江山不稳,也只是干着急,束手无策。
&ldo;那依贤弟之意,我等该如何处之?&rdo;刘表又觉脑子发胀,便将这棘手问题扔给了马童。
马童等的就是刘表这么问,当下一脸正气凛然,对席间众人道:&ldo;当今天下。四处战乱不休,天子久居长安恐遭刀兵之祸。兄长乃汉室宗亲,身份尊崇无比,辖下荆州一地又是民富兵强,理应出兵北上长安,迎接天子,迁都襄阳。如此一来,汉室数百年基业。终将稳如磐石。弟不才。愿代替兄长率大军前往!&rdo;
马童越说越兴奋,目光中不住闪烁缕缕精光。
之前这番话,乃是他临时想到的妙计。若能成功,好处相当明显,内心不禁沾沾自喜。
前往长安,若是能说服天子,成功迁都襄阳,那自己将是最大的功臣,铁定落实这个汉室宗亲的名号,只要运气不差,封爵拜将应该是逃不掉的。汉献帝年少,刘表又懦弱无能,今后这汉室朝廷还不是由自己这汉室宗亲说了算。
即使是无法劝服天子迁都,起码也能留下个忠君爱国地好名声,加上手中掌握地荆州部分兵权,将来想取刘表而代之应该就不是难事。
现在只要刘表答应此事,成于不成,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地。
马童站在汉室宗亲的立场,说出这正义凛然的一番话,让刘表听得热血沸腾,满脸笑意,轻抚长须不住点头,当下便欲答应了此事。
&ldo;此事不妥!&rdo;一个粗豪的声音传来,打断了马童和刘表二人的遐想。
此人正是蔡瑁,自马童前来投奔刘表起,他便感觉不对劲,觉得这刘备颇不简单,隐隐有夺取荆州之心,只是此人顶着汉室宗亲的名号,极得姐夫刘表信任,自己又毫无证据,无法随意下手除之,只得对马童严加防备。
刘表一看,原来出声反对之人正是小舅子蔡瑁,顿时眉头一皱。
蔡瑁与马童素来不和,这点刘表也很清楚,这二人都是刘表认为最信任之人。
二人间最大的矛盾,就是马童支持刘表将大位传于长子刘琦,而蔡支持次子刘琮,在立长还是立幼地问题上,刘表始终摇摆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