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由于积极参加改革运动,很快被任命为改革领导小组&ldo;条例司&rdo;的属官。但不久,他对诸多&ldo;新法&rdo;提出了不同看法,自知分歧难以弥补,选择自动离开了条例司,外放为河南府推官。正如苏洵所言,苏辙的政治嗅觉相当灵敏,他知道保守派与改革派的冲突会越来越激烈,他不会出卖人格夤缘钻刺,也不愿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苏轼,在保守派与改革派斗争白热化的时候,在代表保守势力的政坛大腕一个个倒下去的时候,他却选择站了出来,屹立在浪尖之上。结果一个巨浪打了过来,他就被卷走了。
熙宁二年(1059)八月,苏轼担任国子监考官时,在考题中有意识地批评神宗对王安石的宠信。十二月,他又写了一份万言书给皇上,系统地阐述了他对新法的认识。次年三月进士殿试时,苏轼又巧妙地将策问内容引向对新法的攻击。改革派认为他们与苏轼的决裂在所难免,既然不是一个壕沟里的战友,对待敌人就应该像秋风扫落叶那样无情。熙宁三年八月,王安石的姻亲侍御史知杂事谢景温突然发难,弹劾苏轼在奔丧期间,利用扶柩回川及服除回京的机会,携带货物,贩卖私盐,并冒称朝廷差遣,向地方借用兵卒、柁工等。虽然最后查无实据,但事出有因,苏轼就这样失去了神宗皇帝的信任。苏轼受到莫须有的攻击后,司马光面见圣上,说凡是反对王安石的人如苏轼等都遭受了人身攻击。神宗皇帝却不紧不慢地说:&ldo;苏轼非佳士,卿误知之。&rdo;
十五、苏轼(6)
在这种情形下,如惊弓之鸟的苏轼不敢自我辩白,只好乞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六月,他被任命为杭州通判,仓皇离开京城,此后辗转密州、徐州和湖州。北宋轻外重内,与执政者持不同政见者往往会以外放的形式下野。倘若连续在地方任职,说明他仍处于备受冷落的阶段,没有得到有关执政者的谅解。苏轼在上述四地共呆了八年多时间,其中一度回京述职,但&ldo;有旨意不许入国门&rdo;,他只好在京城附近的范镇家住下来。
这八年苏轼过得很充实。在杭州,他帮助修复钱塘六井;在密州,他遇上蝗灾,带头吃野菜,还亲自沿城收捡弃婴;在徐州,他战斗在抗洪的第一线,全力组织抗灾,感动了当地驻军,也保全了徐州。
在这八年期间,苏轼也迎来了他创作第一个高峰。今存词集表明,苏轼从通判杭州时才开始填词。据朱孝臧《强村丛书》本《东坡乐府》,第一首编年词是《浪淘沙&iddot;昨日出东城》,作于熙宁五年,当时他三十七岁。此后,词作不断涌现,但苏轼每首词的词牌之下差不多都有说明题材或主题的副题,从一开始苏轼就表现了与众不同的一面。这时期的词风和他的精神状态相呼应,不拘一格,随情所发,随兴而止。&ldo;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之概&rdo;&rso;,此时的东坡词,任情任意,任真任淳,基本没有形成统一风格.只是狂放的成分居多。
真正的突破发生在熙宁七年。随着苏轼的被任命为密州太守,苏轼的人生豪气勃发了。翌年,苏轼写下了《江城子&iddot;密州出猎》,这是首先展现他豪放词风的标志性作品: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用典准确,用比巧妙,善于烘托,加上音节急骤,韵位较密。这一切都与射猎的场面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词的豪迈奔放的气势,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苏轼自己也认识到了它与以往词作的不同,他在《与鲜于子骏书》中说:&ldo;近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成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rdo;苏轼的人生豪气经过漫长的积聚之后,终于在他四十不惑的时候勃发了,形成了千古绝唱的豪放词,&ldo;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rdo;(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在此期间,他还创作了一大批诗歌名作。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业已拜倒在他门下,这就是文学史上盛传的&ldo;苏门四学士&rdo;。苏轼请求外放的初衷是远离是非之地,杭州等地的自由生活也让他一度过得轻松自在。其间也有许多轶事流传,如任杭州通判时,灵隐寺的了然和尚常到勾栏院寻花问柳,迷上了一个妓女,名叫秀奴。最后钱财花尽,弄得衣衫褴褛,秀奴便不再见他。后来在乱醉之后,这位了然和尚闯进门去,把秀奴打她杀。在审案时,苏轼看见了然和尚的胳膊上刺有一副对联&ldo;但愿同生极乐国,免如今世苦相思&rdo;,于是写下判词:
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空持戒。只因迷恋玉楼人,钨衣百结浑无奈。毒手伤。心,花容粉碎,色空空色今安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不过,诗人毕竟不是真的隐士,对于现实他无法做到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也无法克制自己心中的怒火。他曾经对苏辙说:我知道自己一向出言不慎,也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不过只要看见不对的事情,就像在饭菜里找到个苍蝇一样,非要唾弃不可。苏辙劝告说,发言要看对象,有些人可以推心置腹,有些人就不可以。甚至他的妻子都曾告诫他,说苏轼谈话全然不看对象,有人分明只是在阿谀奉承,诗人却还在喋喋不休。苏轼也认识到了自己这个弱点,生来就太相信人,不管和谁说话,都畅所欲言。